前日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轉貼日本大阪已清拆的「軍艦公寓」照片,乍看之下宛如台北南機場公寓,肆意增生的違建遮蔽了整個建築物的外觀,殘破的鋼筋混凝土公寓,可隱約看到原先簡練乾淨的建築形象。

EWhMYPiUcAABKED.jpg

EWmPzb-UEAA1RVx.jpg

EWmPzUtU4AAP8Yq.jpg

(2006年「軍艦公寓」清拆前的照片,攝影者小林哲朗)

大阪軍艦公寓,真正的名稱是大阪市營下寺住宅,始建於1930年,是大阪地區首批以鋼筋混凝土所建造的集合住宅。當時因有獨立的沖水馬桶與垃圾投擲孔等先進的設備,被視為無比摩登的時髦建築。但因為這些住宅最初式設計給小家庭居住,在生兒育女、人口增加之後,為了解決空間狹小的問題,便開始任意擴建,又因為混凝土隨時間老化,逐漸殘破。雖然這批集合住宅逃過了二戰末期的大阪空襲,卻逃不過時間的摧殘,最終於2006年全面拆除,現在舊址變成超級市場與公園空地。

大阪軍艦公寓的歷史,很容易讓我聯想到台北的南機場公寓,幾乎與軍艦公寓如出一轍。當年蓋好的時候,是傲視全台的現代化的先進建築,但隨著居住地不敷使用,居民開始肆意擴建,房屋本身也老化壞朽,雖然現在南機場公寓還在,但可以想見不久的將來,也會跟大阪軍艦公寓一樣,走向搬離清拆的結果。

這或許可以視為東方社會對西方文明產物適應不良的反應,可是就算是美國,西方文明的中心處,也有類似的現代風格集合建築最終走向毀壞的例子,就是美國聖路易市的Pruitt-Igoe集合住宅,在1950年代提供給藍領階層的住房,原本是公共空間寬敞、帶有設計巧思、住宅機能齊備的理想社區,但不過20年間,就淪落為破爛、危險,黑幫跟貧窮聚集的淵藪。美國的例子固然有其社會背景的影響,但妄想以現代主義的建築設計來改善社會的沉痾,顯然是極大的失敗。追根究柢,是否正是因為我們太著迷在現代性的迷思,以致於這樣的失敗例子不斷出現?

現代建築的濫觴可以追溯到一戰結束後,為了快速建築而發展出來的風格。在德國包浩斯則進展為新的設計美學,強調機能導向的建築外貌,不再用古典風格獲新藝術的的繁複裝飾。這一波浪潮到了東方,比如日本,就成為象徵新時帶風貌的流行。現代建築大規模使用在殖民地解殖後的新興民族國家,比如科比意規劃了印度新地方首府昌迪加爾(Chandigarh)的都市規劃與公共建築,柬埔寨建築師旺莫利萬(Vann Molyvann)在1950年代到1970年代進行一連串新建大型公共建設的計畫,也是現代主義建築風格。

然而,就像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在《憂鬱的熱帶》寫的:「新世界的城鎮從新鮮直接進入衰敗,中間沒有年老時期。...由於這些城鎮是新的,他們的存在與理由都是由於他們的新鮮而來,我覺得他們如果不能永遠保持新貌就不可原諒。歐洲的城鎮,幾個世紀時間的消逝使之更為迷人;美洲的城鎮,年代的消逝只帶來衰敗。...」現代主義建築最大的困境,在於簡化成幾何形狀的建築外觀,只剩下玻璃帷幕與水泥外牆,這種赤裸單調的建築,只有在剛蓋好的時候看起來可喜,一旦經過使用,出現「多餘」的東西,就會喪失原本的美感,氣候、時間帶來的變化也不會讓現代主義建築變得富有歷史的韻味,只有單純的破敗。所以現代主義建築必須要不斷維持在剛蓋好的嶄新樣貌,這對大部分國家而言,都是難以負擔的高額支出。更不要說之後出現的極簡主義風格,必須依靠高品質的施工水準,這對後進的第三世界國家而言,跟本是不可能任務,蓋出來的房子,除了外觀有點類似外,品質其實跟毛胚屋沒有落差太大。

最近台灣的古蹟不知怎麼,又開始狂拆一波。但在保存搶救古蹟之餘,我覺得另一個重要的關鍵,是我們缺乏自己的建築文化。就算古蹟可以保存,但我們仍不能避免萬華龍山寺的四周被水泥高樓包圍的窘境。這種地貌景觀的斷裂,才是我們無法真正保護這些傳統建築的原因。所謂的傳統建築一直被視為過時陳舊,亟欲滅除,但新蓋的建築物,卻更加缺乏美感與品質。當然,台灣本身又有很多其他的問題,只是僅就現代建築而言,我們面對的是建築物缺乏保養的迅速毀壞,以及美感的劣化讓所謂的現代化變得不倫不類。種種的負面因素被整合成為網路所稱的「中華民國美學」,但嚴格來說,這是所有接受西方現代思維的東方普遍的弊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