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b304333.jfif

最近可能是中國的禁令稍稍解除,一時間又冒出很多古裝劇,像「鶴唳華亭」、「大明風華」,還有很明顯偷吃步的「慶餘年」、「夢回」。姑不論內容,中國的戲劇發展到此,在美術的層面已經非常嫻熟,大棚搭景、手工戲服,而且開始認真考據起來,拿著古畫跟文物,一樣樣的模仿複製,乍一看都似乎很有一回事。

穿越劇我是一定不看,至於「鶴唳華亭」,用五代到宋的設定演架空的朝代,美術細緻有餘,但不踏實。雖然我也看了「瑯琊榜」,但我深深覺得,這種題材不能一做再做。中國自己號稱五千年文明,理論上歷史題材應該是滿坑滿谷,英國演員都自嘲,如果英國找不到題材演了,就回去挖自己的歷史,可偏偏中國怎麼演就是那幾套,然後就是無止無盡的架空、神異、穿越,有些真的是無腦到光快轉都嫌浪費時間,好像中國的歷史,只有從1949年開始那樣的短,短到只能生些亂七八糟的內容。

「大明風華」某種程度上算是挖史故來講故事,雖然基本上是拿著歷史人物的名字自己編想劇情,但好歹還可以稍微勉強給一個「歷史劇」的印象。張叔平的美術也是精雕細琢,服飾雍容華貴不在話下,皇后的鳳冠也相當程度還原明代的樣貌,讓虛擬的程度比較高一點。他們按著歷史上的朱元璋像還原了朱元璋樣子(比較醜的那個),雖然只有短短幾秒,也算是引起討論的意見。

「大明風華」原名應該叫「大明皇妃」,從劇名明顯看出這是要講一個皇族女性的故事,主角是湯唯所主演的明代孝恭章皇后。但我追劇以後,發現前半部湯唯出現的幅度,以女主角而言實在很少,導演反而用大量的時間與精神在鋪陳明成祖到明宣宗當中與蒙古的戰爭。戰爭戲之密集,我甚至覺得應該要改稱「大明征伐錄」,而不是什麼風華。

劇情的走向也使人困惑。雖然現在才演到一半,但劇情交代之潦草,讓我愈來愈想要棄劇。可能是前半部打仗的戲實在太多,僅是成祖最後一年到宣宗即位這麼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花了好幾集交代,宣宗在位十年,卻一集不到就草草了事。我都搞不清楚到底朱亞文演的宣宗怎麼回事,轉眼間就換英宗繼位,太后攝政。這既是小說改編,可能是原來小說就這樣鋪陳,但改編通常會做調整,如果演出來還是讓人一頭霧水,顯然就是編劇沒有能力解決原著的缺陷。在改編操作幾乎是中國例行公事的成熟環境中,劇情走向長這樣,我只能說,非常糟糕。

此劇主打湯唯,但湯唯表現實在不佳。因為中國連續劇習慣事後配音,雖然湯唯是自己配,但她配音的聲音情緒,明顯跟表演的狀態不相符,所以出現聲音抑揚頓挫,表演卻波瀾不驚的分離情況。而且不知道她是不是不太理解電視圈的表演習慣,特別是中國,表演的情緒要大,才看得出來有進入狀況。否則怎麼演都是平平淡淡,彷彿不知如何演起,這種狀況到了最近幾集特別明顯。倒是其他角色表現出彩,就連鄧家佳我也覺得有演出層次。

新篇章既起,張藝興的明英宗就要接替上場。說實在,明代一朝的皇帝,確實有很多戲劇性的段落可以發揮,但我不知何以中國的創作者一定要把整個歷史敘事打掉重來,好像不這樣灑狗血,讀者不會買單。可問題是,為了要去對史冊的敘述,往往有很多不合理的轉折,硬凹太過分,實在很像鬧劇,一點都沒有什麼看戲的心情了。

這幾年中國的古裝劇這麼看下來,覺得古裝劇在中國,以現在的資金、劇本、演員、美術,應該是到頂了。然而,就是最花錢、最用心製作的古裝劇,也能看出很多硬傷。內容是一個,不再贅述。台詞是一個,中國古裝劇的台詞有一度很咬文嚼字,大概以「甄嬛傳」為主,「瑯琊版」也算是有講究。可是之後似乎又退回到大白話的狀態,像「延禧攻略」。「如懿傳」算是試圖延續「甄嬛傳」的風格,還有講究。其他就很少見了。就算他們號稱自己有講究,實際上中共那種西化句型與邏輯仍然尾大不掉。

而美術部分,雖然朝向精細考據一路發展,比起以前要好很多,但很多細節仍然無法到位。這已經不是考據的問題,而是中國在文化根本上產生斷裂。比如寫信,中國人已經完全不會寫過去充滿套語與格式的內容,也對傳統書信的樣貌毫無所知,無視博物館裡收藏的古人尺牘。而中國人對繁體字的陌生,到這一代,他們已經完全分不出來某些繁簡轉換時會出現的錯誤。這種缺失不因為資金雄厚、考據講究而有所改善,我很納悶,劇組都花了那麼多資金去蓋華麗的場景、講究的戲服,還找了禮儀指導去教演員行住坐臥,卻不撥一點錢,找一位中文系的老師,從頭到尾看一下道具有沒有錯字。我只能猜測,中國也許根本上就不重視這種文化,才會由著這樣的錯誤一直犯下去吧。

簡而言之,中國的古裝劇水準,大概就僅止於此了。在現行中國的體制下,要有什麼長進,是不可能的,頂多是更曲曲折折的寫劇本,更委曲求全的討戲拍。如今中國隨意的禁令讓中國的古裝劇發展前景不明,從劇本到剪好的影片,都要經過政府仔細審批。這種扼殺發展的方式,看在沒有資金、沒有戲劇工業的台灣人眼中,實在是無比浪費。反過來說,這樣的趨勢對台灣可能是件好事,畢竟中國連續劇多少也佔去台灣電視台的佔比,很多甚至一再重播,讓台灣的戲劇環境愈來愈糟。如果狀況反轉,讓台灣的電視台又回頭開始製作自己的戲劇,而不再是去買中國現有的播映權,對台灣的戲劇環境必然有利。這也是台灣政府這兩年一直朝向的方向。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大明風華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