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是念美術史,但除非是自己寫論文需要,平常看書我實在鮮少會碰觸美術史的書籍。也許我對美術史缺乏由衷的喜愛與熱情,對我而言,美術史學者在其專論當中那種瑣碎而曲折的論證過程,常常會把我對藝術那種純樸的喜愛消磨殆盡。或許就像所有學科一樣,真正能夠投入藝術史研究的,並不是所謂的鑑賞家或藝術愛好者,而是腦子很固執的偏執狂,又或者他的研究對他而言有攸關利害的重要性(比如收藏界大腕)。總之,如果沒什麼事,藝術史的書籍不會是我尋常念的東西,可能多少基於職業倦怠。

但《藝術史學的世界觀》因為抬出太多大咖,我看到此書的時候,覺得「自己不看好像很說不過去」,故而買了,但從此束之高閣。一來我現在被網路分薄,看書的時間也少,再者這本書實在艱澀,16篇書評幾乎都是小論等級,進度非常緩慢。這些日子有些空了,深感不能再徒買不看,這本書才撿回來讀。

此書挑了16位藝術史學者的著作來講,當然未能克盡全貌。實則藝術史是否有個「全貌」,我想本身這就很值得大書特書。或許正如導論所講,所謂藝術史,只是藝術史學者與他們的著作。但透過選擇這些學者與著作,也可大約描摹出一個樣貌,即歐美學界的藝術史發展過程。英語世界的藝術史,幾乎都是受到德、法兩國學者的影響,特別是二戰期間許多猶太籍學者避禍英美,直接促成英美學術的成長。但二戰以後,英美學界開始發展出自己的系統,特別是現代藝術的討論,因為美國成為現代藝術發展的重鎮,從美國開始的藝術批評與研究也就理所當然佔有一席之地。

這樣的面向,我相信歐洲學界不一定非常接受。如果要法國或德國來挑他們「藝術史世界」,我想應該會有另一批名單。但另一方面,這也凸顯西方藝術史研究的浩瀚。一個延續兩三百年的學術傳統,名著名家必然汗牛充棟。我一邊看的時候,一邊思考,如果中國美術史要挑16位學者的著作來寫一本書,挑的出來嗎?中國美術史有辦法從古典到現代都有擲地有聲的著作當代表嗎?有什麼著作是可以一直為人傳誦,不被時代淘汰的嗎?最最讓我深思的,是如果我們要找近三十年來中國美術史最深刻、最重要、最多人討論的著作,這部著作存在嗎?

也許我學藝不精,但這樣一想,我忽然就覺得中國美術史的研究跟西方美術史的落差,大到讓人喪氣。即使中國挾其國力,努力砸錢開設相關學院,把所有叫得出名字的大家都找去開講座課程,試圖用這種抄捷徑的方式,看可不可以因此「超英趕美」,但截至目前為止,除了巫鴻在美國寫的那本「紀念碑性」引起美國學界的一些爭辯之外,其他似乎都乏善可陳。中國在美術史研究上,既沒有深具啟發性的新穎內容,也缺乏有集大成性質的經典,很多重要的中國美術史著作是日本人攖其鋒,而且也沒什麼後來者。現代藝術就更不要講。

再者,英美學界的學術交流,書評是個很重要的管道。不僅讓圈內對學術研究動向有所掌我,也促使學者之間藉由書評交流。但書評在華文世界一直處於無關緊要的地位,鮮少有學者認真回應其他學者對其著作的書評,書評中的批評也很難形成問題意識。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在學界,學術出版似乎也未能激起學術的火花。一方面站在台灣的立場,美術史的圈子過於狹小,小到連嚴肅批評的空間也沒有。但即便是中國,揮灑的空間好像也沒有隨之變大。日本的學術傳統深厚,相關學術研究者也比較多,但他們似乎很滿足於在自己的圈子裡,不太跟國際學界有密切的互動。就結果論,中國美術史的發展在二十世紀中葉發展過一陣子後,似乎就歸於停滯。中國有錢以後想要把這條線接到自己身上,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美術史」,但花了一堆錢、出了一堆書、培養了一大批博士畢業生,卻仍舊在言論處處管轄、一切照國家機器需求而做的「學術工廠」當中,死氣沉沉,毫無學術生機。

最好的例子,就是近來習大大推行特勤快的「一帶一路」。為了配合宣傳,連學術研究都要統一路線,敦煌研究剛好在這興頭上,大家就得一窩蜂去做,但研究出來的品質、成效如何,都是一大問號。最簡單的驗證,就是身為「一帶一路」當紅議題,敦煌莫高窟卻生不出一套完整的基礎調查報告,盡做些三維動畫、VR體驗來招徠噱頭。基礎資料的不足,使深入的研究出現困難,即使如今,要做比較細緻的研究,仍得親身到莫高窟來親自看一回,因為很多地方並沒有任何出版品圖片參考,更不要說網路資源。

講著講著,又不知不覺開始抱怨了。但與此同時,我也不得不覺得,身為美術史社群的一員,無論現狀如何,持續參與與付出仍是必要的舉措。這樣的書籍,多少對我們這些非西方世界的後進者,有一個參考的依據。藝術史的形成、傳遞與討論,畢竟是西方產物,我們總是要了解他們到底怎麼運作,才知道我們要怎麼跟進,或是如何調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