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路上流傳一篇微信文「25年過去了,為什麼中國再也沒能拍出《霸王別姬》?」,似乎頗引起許多共鳴。文章中用「瘋魔」來形容該片的難得,看起來彷彿真是曾經滄海,但我覺得這裡面的內容有中國人行文一貫的誇大。要說當年那些人有堅持、有努力,確是不錯,但要說他們在那時候成就出巔峰,我覺得有點過譽了。

這種文章最大的問題,莫過於這些撰文者大概年紀都太小,又或者是中國人受限在他們的視界,不太清楚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1993年是什麼時間點?六四天安門的陰影未減,鄧小平才剛剛南巡完,整個中國基本上是百廢待舉的狀態。那時候的中國不過是成就港台兩地娛樂事業的後方工廠。特別是香港,幾十年累積起來的電影工業文化,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葉燦放到極致,票房、明星、劇本、技術,一應不缺,是這樣的環境,才能造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榮光。要不然以當年中國的條件,要能有這樣的製作品質,毫無可能。

從二戰結束後以來,香港一向是中國以外的華人圈最重要的電影工業基地,但中國人似乎對這段歷史一無所知。過去香港製作大量的國語電影,面向台灣、東南亞等地的華人市場,當時香港匯集了上海南逃的資金、加上台灣、本地與南洋華人的資金,成就一代電影工業的高峰。當時電影選題廣泛、明星眾多、而且努力追趕好萊塢先進技術,就算是現在動輒幾百億票房的中國市場也無法匹敵,更不要說現在中國的審查制度幾乎斬掉了所有創意萌發的可能。就連這樣談論《霸王別姬》的長文,也是遮遮掩掩。其實《霸王別姬》的藝術價值不是前半段,而是後半段,特別是描寫文革那段,兩個主角被抓出來遭到不人道的羞辱,逼著將自己變成禽獸,讓人性的醜惡最大化,這段才是《霸王別姬》之所以有藝術價值的關鍵。但這段內容,所有中國的評論都避而不談。可悲的是,二十五年過去了,就算中國的影視產業已經破了幾百億人民幣,但在內容上只有愈來愈龜縮,愈來愈自我設限,連陽奉陰違的勇氣都沒有。

若要從台灣人的角度理解《霸王別姬》,其實是那陣子華語電影普遍的情況。八十年代以來的新電影運動,催生出一批不以商業收益考量的導演。特別是因為台灣解嚴、突然有了自由的空氣,再加上兩岸開始接觸,在台灣的中國人基於懷鄉情緒,紛紛前去中國,也試著從中國找尋題材跟人才。受益於八十年代的景氣,香港的電影工業蓬勃到可以有多餘的資金來支持這些非商業取向的電影製作。港台兩地的商業片用來維繫市場與資金,而這些「藝術片」就負責在國際大影展上闖蕩。所以第五代導演一開始,其實是跟侯孝賢等人連結的,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拍商業取向的電影。要不然這些中國導演,既沒有名氣也沒有地位,靠的都是港台兩地電影公司老闆,是他們挖掘出了中國的第五代導演。對台灣人而言,他們並不是「中國電影」,而是用很籠統的「國片」來統一稱呼。「國片」一詞後來因為政治正確,逐漸把定義限制成「台灣出品的電影」,但在此之前,只要講中文的,一律稱為「國片」,那怕當時張藝謀、陳凱歌等人,根本沒有踏上台灣的可能,金馬獎甚至也不讓他們報名。

所以說,當時國際上不只中國導演,還有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李安、王家衛、關錦鵬等港台兩地的導演,一樣在國際影展到處得獎,那幾年國際三大影展基本上就是華語片盛世,而且若嚴格來論,台灣一枝獨秀。焦雄屏事後回憶,有幾年台灣電影頻繁出現在國際影展,甚至成為影展選片的指標。我相信在寫《霸王別姬》的中國人,大概都不知道這個歷史背景。《霸王別姬》之所以出現,其實跟當時的中國社會沒有什麼關聯,若用這篇文章的概念,毋寧是因為有《霸王別姬》等這些海外資金拍出來的電影,才有之後的編劇大腕、橫店影視城這些中國影劇工業的基礎。但橘渡淮為枳,一旦回到中國境內,在重重的自我受限下,這種水準的製作就不可能產生。中國的編劇蘆葦甚至認為中國沒有天才型導演,都只是依靠過去經驗在拍戲。而說實在,如果那些經驗有參考價值,那也是香港跟台灣給的,跟中國並沒有什麼瓜葛。一旦失去了外援,他們當然變不出新把戲。

arrow
arrow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