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清宮戲「延禧攻略」自年初片花出來後,一直不見上檔的蹤影。直到最近終於上檔。中國版的宮鬥戲,自從「甄嬛傳」出現後,變成了一個新的套路,之後出現的大抵都有點「甄嬛」的影子,「延禧攻略」也不免俗。只是這部片子特出之處,在於他們對服裝造型有獨特的考據。不僅要試圖恢復乾隆朝的裝束,還用傳統的工藝手法來製作,在花俏氾濫的清宮戲中,在視覺上顯得很有氣質。

說起來這算是遲來之舉。以中國清宮戲之多,理當應該要建立一個很詳備的考據團體,畢竟清朝離我們最近,留存的資料最多,可以最忠實的還原。但這件事情,不僅台灣、香港沒有做,中國也一直沒有做,所以除了橫店影城那座一比一仿造的紫禁城外,清宮戲裡,泰半衣服、儀式、細物雜項等,大概都跟實際上沒有什麼關聯。大概是到了「甄嬛傳」,才懂得在布景戲服裡用心,但人物裝束,大抵都還是想像居多。

可能劇組總認為真實歷史上的裝束過於樸素,沒有戲劇張力,所以寧願選些大紅大紫、甚至是自我創作的「古裝」來取代。相較於日本或韓國那樣,可以忠實復原前代裝束的情況,品味落差實在太大。直到「延禧攻略」,才試圖朝著「復原」的前提努力。

不過,裝束上努力,其他可能就差強人意。比如開頭的紫禁城電腦動畫就假到不行,中國拍古裝劇,總愛鳥瞰的全景圖,但因為中國根本沒有保存良好的古城,所以只能全都用電腦製作,每次看到這種虛假的電腦景色,總不免想翻白眼。又比如說,戲中居然出現一段貴妃獻《快雪時晴帖》給皇帝一幕,但劇組大概沒有做過功課,影像裡出現的,居然是後面乾隆皇帝不斷補題的內容,內行的人看到了,大概會笑將出來,明明說是剛剛獻給皇上,打開卻已經有一堆皇帝的題跋,這不免有點畫虎不成的意味。

因「甄嬛傳」之故,如今清宮戲出現一種新的對白風格,姑且稱之「甄嬛式」,也就是用《紅樓夢》裡人物對白的模式寫台詞,想還原清代人講話的狀態,但因為編劇是以用現代人眼光在寫,所以很多《紅樓夢》裡無法支應的,仍然按中國現在的講話習慣。這種情況也在「延禧攻略」裡延續下來,只能說是中國現代社會某種瓶頸。日本、韓國的古裝劇,可以用敬語的表現方式模擬古人講話的樣子,但現在中國人基本上已經不會用古人的方式說話,就是可能只是五六十年前的講話習慣,都跟現在落差很大。現在以華語表演的演員,幾乎失卻了某種「古裝戲」的腔調,比如之前「聶隱娘」有一段找中國演員演向節度使進諫的大臣,明明通篇文言,卻講得非常疏離,彷彿就是背稿子一樣。這種無法消化台詞的情況比比皆是,就是像中國都用配音,也難以彌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