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所謂「集體自信心缺乏症」,就是台灣這個社會,永遠覺得自己很糟,永遠在自我否定,永遠都覺得國外好進步、好值得效法,「為什麼他們可以,我們不行」是永遠的慣用句。

懂得自省是好事,但近乎自虐則是病態。用久了,這種自信心缺乏症甚至成為藉口,比如提到廢死,就說「台灣社會沒有歐洲那麼進步」,但看到歐洲的殺人犯待遇比台灣領22K的可憐上班族還好,又說「歐洲太進步了台灣不能效法」。台灣「不如人」的心態,每每在討論有爭議的公共議題時,成為有些人最好的遁辭。

李淑菁問這種症狀從何而來,但文中他並沒有給出答案。我的答案很簡單,台灣人長年被「中華正統」所壓制,當然不會有自信心。台灣自從被國民黨統治後,所有本土的東西都遭到程度不等的壓制,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明明是閩南風格的台灣漢人建築,卻在國民黨中國本位的迷思下,硬是要在此地蓋上華北宮廷風格的建築,然後說這個是我們的傳統。流毒所及,台北城的五座城門,除了北門幸免於難,其他城門都被改造成國民黨想像的「傳統」,實則是中國建築師用西方建築手法蓋出來的山寨貨色。這種貽害,不僅使台灣的漢式建築風格混亂無比,戰後出生成長的台灣人,也無法欣賞這塊土地上的閩南傳統建築,使台灣過往的風景急遽凋零。

當然更嚴重的,是語言的壓制。當自己父母的語言學校會懲罰、政府會歧視、軍警會取締時,我們如何對自己產生自信呢?而如今,像我們這一代,已經幾乎失落母語連結的人,要再次重拾自己父祖輩的語言時,自信又再度受到打擊。這種戕害是如此顯而易見,但對很多人而言,卻又極易忽略。

但,即使是外省族群,他們也恆常處在缺乏自信的狀態。因為他們是被共產黨打敗逃難到這裡的。雖說也許如管仁健所謂,對真正的黨國權貴而言,與其說逃難,不如說是搬家。但搬家到台灣畢竟很屈辱,所以無論是不是權貴,只要能夠,無不以遠走歐美為目標。就算沒有真正離開台灣,也都一直處在一種「今不如昔」的氛圍中。比如蔡康永提到自己父親,一直沉浸在過去在上海的生活,覺得台灣樣樣不如上海。這種崇古薄今的心態,甚至已經摻入相當的想像,畢竟去鄉日久,很多記憶是會愈來愈漫漶的。龍應台在《大江大海》書中,也提到一個「失敗者下一代」的概念,用了一個頗有爭議的關鍵字「失敗者」。既然是「失敗者」,當然會自嘆弗如,當然會沒有自信。而台灣,就被這一群「失敗者」統治了幾十年。就算台灣人本身沒有這種想法,耳濡目染,也不免會用類似的模式看待台灣。

所以,這些「失敗者」用許多參照點來鄙薄台灣。冷戰時期,拿美國來比;解嚴以後,拿日本來比;九十年代大家去歐洲多了,拿歐洲來比;兩千年之後台灣經濟開始顯出疲態,就拿新加坡、香港,乃至於韓國來比;現在則拿泰國、越南,甚至印尼、菲律賓來比;更不要說最近十幾年都在比的中國。總之,「失敗者」看台灣,總能找到一個比台灣好的例子來批評,然後嗚呼哀哉一陣子後,什麼建言都沒有,好像他們唯一的目的是為了唱衰台灣。

佔領立法院,是我有限的生命中,第一次看到台灣人真正顯露的自信。那個自信是,不再受困於許多「再不怎麼樣,台灣就怎樣」的威嚇當中,他們相信自己走的路是正確的,就算很辛苦,也無損他們抉擇上的自信。而這幾年的變化,也多少讓一些人感覺到,台灣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糟糕。如果台灣人需要國際視野,或許其中一個,就是真正認識台灣與其他國家之間,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的差距。而對台灣來說,當台灣人真正開始試著挪開「失敗者」的影響與陰影時,就會發現,所謂台灣不如人的心態,追根究柢,不過是因為統治者卑劣的自我所導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