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高宗蓬窗睡起.jpg

絹本設色 24.8x52.3公分 名畫集真冊一幅

收傳印記:鮑氏伯原。嘉慶預覽之寶。石渠寶笈。寶笈三編。一印不可辨。

高宗趙構(1107-1187)字德基,徽宗第九子,資性朗悟,書畫皆妙。

此幀設色畫,春明景和,風拂過,吹得湖畔石磯兩株柳樹迎風舞起,水波粼粼,蓬舟閒駐,隨波上下,艇上白衣高士,睡起作欠伸狀。柳葉用汁綠,磯石薄罩石綠。湖波盡處一抹遠山。畫波紋法以「仌」紋連續展延,與李唐「江山小景」卷同,惟較工整。本幅題名係據畫上舊籤,幅右題有「漁父詞」一闋,細審其書風與高宗截然不同,卻與孝宗接近,再者書末鈐有「壽皇書寶」一印,為孝宗退位後用印。(註1)《畫繼》一書並未記高宗能畫,是以本頁為南宋院畫家所畫漁隱題材。

「漁」橋隱逸的淵源由來已久,商末周初的「姜太公釣魚」,早已是民間膾炙人口的故事。《離騷‧漁父篇》刻畫了仕與隱的兩種型態,更為士子所知曉。東漢嚴光以「漁隱」著名,至今其釣魚地猶稱「嚴陵瀨」,唐時的漁隱,當然又以張志和最為著名,張志和的〈漁父詞〉,又為文士、畫家題詞所追踵,漁隱的繪畫題材,至五代時,見於《宣和畫譜》者有婦人童氏畫「六隱圖」(註2),主題是由范蠡到張志和的六位乘舟隱者,名家如衛賢有「春江釣叟圖」(註3),至於荊浩的「漁父圖卷」,更為元代吳鎮所接受,至今其作品猶存於佛利爾美術館。就「漁隱圖」言詞意與畫圖的結合,源自唐代張志和。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十「張志和」條,「自為漁歌,便畫之,甚有逸思。」(註4)董其昌即以漁樂圖起源於張志和,直說:「此唐人勝事,而後人蒙之,多寓漁隱。」(註5

幅右題詞:「誰云漁父是愚公,一葉為家萬慮空,輕破浪,細迎風,睡起蓬(當為篷)窗日正中。」鈐印一:「壽皇書寶。」又有「紹興」一印。案:高宗「紹興元年七月,余(高宗)至會稽,覽黃庭堅所書張志和〈漁父詞〉十五首,戲同其韻,賜辛永宗。」詞載《寶慶會稽續志》,本闋即其第十一。(註6)詞出於宋高宗,或許也是本幅被定為高宗所作的原因之一。詞牌的格式「七七三三七」,與張志和同。宋人歌頌漁父,上自皇帝,如高宗,知識分子如黃庭堅皆有棹歌之詠。民間社會更有「漁父習閒社」,為當世流風。(註7)帝王操持國事,羨慕漁父,其意是以人雖在朝,而處世心情淡泊恬退,與隱居無異,即所謂「朝隱」。上有所好,畫家紛應,順理成章,本幅即出於南宋院畫家即為一例。依一段畫一闋詞,本幅或許如荊浩的「漁父圖卷」為元代吳鎮所仿效之體制,原亦為長卷,卷中高宗十五闋詞與畫圖相結合,今存其一而已。漁隱題材,母題上總是磯石喬木,旁配篷舟,高士或垂綸,或閒話,或靜賞湖光,自宋至明,大致不變。

(王耀庭)

1 關於孝宗書法的辯正,見朱惠良,〈南宋皇室書法〉,《故宮學術記刊》第二卷第四期(19857月),頁429
2 《宣和畫譜》卷六,收錄於于安瀾主編,《畫史叢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59),第二冊,頁441
3 《宣和畫譜》卷一,同上註,頁381
4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十,收錄於《畫史叢書》,第一冊,頁124
5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二(台北:廣文出版社,1977),頁72-73
6 詞載《寶慶會稽續志》,原書未見。轉引自唐圭璋編,《全宋詞》(台北:明倫出版社,1980),第二冊,頁1292
7 見耐得翁,《都城記盛》「社會條」,收錄於《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台北:大立出版社,1980),頁98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王耀庭 中國美術史 南宋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