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常很少買「外國見聞錄」,諸如這類因為婚姻或工作而到國外長住的台灣人所寫的「台外之異」,大部分寫起來都不痛不癢,不是一面倒的捧外國,就是用一種很獵奇的方式在理解外國,總之都不是很好。會買這本書,主要是因為我在網路上看到此書的一段文章「為什麼一個失業、失婚還得了憂鬱症的肥宅,能在瑞典重獲新生?」,讓我頗受衝擊。文章提到她的先生一位拜把兄弟,長期失業接受政府補助,自暴自棄,完全是「魯蛇人生」,卻在她覺得已經沒救時,一步步走出谷底,慢慢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重新回到社會軌道。我一方面驚訝瑞典政府提供的完善救助網與耐性,也感慨瑞典人對於「一時失志」的寬容。在台灣,受制於價值觀的束縛,即使我們選擇了與一般人不同的道路,仍然希望自己可以迎上社會若干「標準」,比如到了什麼歲數就應該結婚生子,就應該要有什麼社會成就,對於沒有盡力趕上這些「標準」的人感到憤懣不快,覺得他們是扶不起的阿斗。看完這文章,我才驚覺,我也落入台灣固有的價值觀當中,用單一的標準去臧否對方,而非用更有同理心的態度,去理解為什麼對方會有這樣的表現。也因此,我便希望可以看到全書,希望知道作者如何看待瑞典。

作者在瑞典求學、就職、進入婚姻、並參與當地的教育體制。這樣相對全面的接觸,有著比一般介紹瑞典更為深入的說明與反省。作者並不是一味稱讚瑞典的制度,而是藉由了解瑞典制度的發展與建立,反思台灣的現況。她特別提到瑞典的教育,對她而言,瑞典教育正是塑造瑞典社會的重要因素,因為瑞典戰後以來教育方針的轉向與發展,才使瑞典可以成為今日的「北歐奇蹟」。但這樣的教育並不是一蹴可及,而且要耗費的精神與資源也相當可觀。她提到台灣的教育制度,在瑞典人耳裡聽起來很「便宜」,確實我們似乎因為要經濟方便,採用了死板的背誦與標準答案的評量。思辨性的教學與申論式的考試方法,不僅曠日廢時,而且相應的成本也隨之提高。我們以為我們花了很多心思在教育上面,實際上這種教育法是最為懶惰而省錢的。也難怪台灣人一直在追求便宜與立即的效益,早在教育上,台灣人就一直無意中被灌輸這種概念。

另一個有趣的點,則是在作者眼中,工時名列前茅的台灣人,比起工時少的瑞典人還要「懶惰」。因為台灣人工時太長,「在無形中,反倒是把履行生活中其他功能的義務和權利都怠惰掉了。」(頁128)漫長的工時讓台灣人無暇「過日子」,也忽略了其實「過日子」要花費的心思與時間,並不比工作輕鬆。為了工作犧牲生活,在過去被視為是良好的品德,想來實在相當驚怖。所幸台灣人現在漸漸有所醒覺,試圖對抗資方不合理的工時。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意識到合理的工時,對應的就是相對不方便的服務。台灣以便宜與方便自豪,連醫療系統都是如此,但這樣基本上是病態的呈現。因為便宜又方便,其結果就是相當一部份的人犧牲掉自己的時間,用低廉的價格提供服務,這樣對台灣人爭取更多休息的時間與更高的工資,毫無助益。相較之下,台灣人覺得不方便又昂貴的西歐社會,才能夠保障人民的工作權益與相對良好的生活環境。

作者也提到,瑞典人所抱持的左派精神,其實包含推崇工作的價值。他們雖然平均的工時很少,但他們都強調有工作的重要,甚至鼓勵創業。此外,他們對薪資與假期的爭取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是長期透過公會參與及爭取的結果。這也符合我對民主社會的理解,民主制度不僅僅只是數數人頭而已,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民眾對政治的深入參與。過去國民黨將民主塑造成一種形式性的制度,以為只要有選舉、有黨派競爭、有走上街頭,就可以叫做民主。但真正的民主,是要所有人了解、參與,並且加以介入。人民必須要認知到政治對自己的切身關係,對議題有深入的認識、討論,並且在各種立場上不斷辯論,這是無償且耗時的事情,卻是民主得以鞏固的重要基石。因而自教育開始,帶入政治參與,至為重要;而讓人民有足夠的工餘時間可以參與政治,也非常關鍵。說到底,從瑞典各個面向去反思台灣,便可以看到台灣在後專制時期被政府刻意塑造出來的社會面貌:人民苦於低薪而漫長的工作,教育教出僵化而單一的公民,政治淪為形式而因循的過場。我不禁要問,這樣一個惡性循環的社會,到底是誰在得利?如果台灣社會的改革要釜底抽薪,這個最終的受益人,應該就是台灣最根本要除掉的病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