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第一次在電影院看漫威的電影,演員是我進電影院很重要的原因。但與其說是因為BC,我可能還比較鍾情Tilda Swinton。

既然是漫威,自然不要強求他們在內容有什麼深度。雖然電影裡難得出現一點疑似東方思想的劇情,但不過是要帶出炫目電腦特效的過場。雖然已經二十一世紀了,像漫威這樣象徵美國最主流的通俗文化,他們的東方認知仍然沒有跟十九世紀的西方人有太大差別。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根本不要把電影裡的內容看成「東方」,才不會心懷芥蒂。

但我不免還是有點慨然。美國人主流的娛樂內涵是如此膚淺,但他們卻可以用最好的電腦特效來打造那個除了炫目以外一無所有的世界。就這部分,我真心替印度可惜,印度近來拍了很多跟傳統宗教有關的電視劇,雖然也是很通俗的劇情,但原來的故事母題其實很吸引人。可惜印度的資金不如美國,電腦特效總是假假的,看著很容易分心。如果印度有著美國的財力和技術,我想他們的炫麗應該不亞於奇異博士認真著墨的特效場面。

奇異博士的設定可能受到當代的心態影響,主角雖然一度功成名就,但後來因為嚴重的車禍導致一無所有,原有的價值觀也受到嚴重的挑戰。這種跌到谷底再起的英雄模式,似乎成為近來英雄電影的主流套路。而電影裡又更進一步強化,主角其實並沒有完全的「再起」,直到電影最後,我都不清楚他到底肩負什麼樣的責任──當然這應該是續集的伏筆。這種一度自負,卻又陷入迷惘的角色設定,叫BC來演,可謂駕輕就熟,畢竟福爾摩斯大概也是類似的設定,只是他身上不會有很多奇怪的電腦特效,還披上一個略嫌造作的紅色披風。

Tilda Swinton的角色在曝光後曾引來一些非議。據說是因為原來漫畫設定的大師原本是為西藏人,卻因為顧忌到中國市場而改為白人女性的身分。但漫威既是向錢看齊,也不介意如此露骨的屈就中國,另一個明顯考量到中國市場的情節,就是將一場重要的橋段放在香港。但片末奇異博士仍然回到西方世界的主要據點倫敦,場景的切換很值得玩味。

電影最大的賣點,自然是極端繁複的電腦特效,用來詮釋所謂許多不同次元的空間。炫目固然炫目,但並不獨特。特別是後面大對決的橋段,我甚至覺得有點復古的情調,所謂的超脫時間或空間等等概念,在這裡不過是為了鋪哏用,不值得細究。但看完之後,我倒是開始想,如果我們真的要將某些抽象的思維影像化,要如何才能比較接近?古代中國佛教徒不懂文字,所以出現排列繁複的畫面來引導教徒認識佛經典籍的意義,稱為「變相」。今日雖然大家普遍受教育的程度比過去高,但我們對知識的認知也遠高於過去。可惜如斯轉換的方法,好像從古到今,都沒有什麼太大的進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