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彼端」是導演黃胤毓「狂山之海」三部曲的第一部,描寫當年因為種種原因,從台灣到石垣島討生活的台灣人,時代與個人交雜的故事。

先不論這部電影拍攝的內容,僅是以「在沖繩的台灣移民」這樣的角度作為描寫主題,就已經很值得玩味。片名的「彼端」,顯然是指台灣,那個地理位置很近,實際卻很遠的故鄉。台灣被當成投射的客體,跟前陣子的「灣生回家」一樣,是台灣主體意識建立後而結出的果實。愈來愈多人關照自己的土地,也關照這塊土地曾經發生過的事情。而且兩部片子都用集資的方式爭取院線上映,更可以感受到這幾年自我意識喚醒後所帶來的動力。

對我而言,台灣可以走到這一步,殊不容易。如果這個片名放在三十年前,「海的彼端」一定是指對岸的中國。當時兩岸終於開放,許多人回鄉探親,對中國的鄉愁達到高峰,不要說是沖繩的台灣移民,就是活在台灣的台灣人,在一片懷念故土的浪潮下,也難以發出自己的聲音。花了三十年的時間,我們終於從望向中國的眼光,轉而凝視自己生活的台灣。看似理所當然,竟如此漫長。

活在沖繩的台灣人,面臨戰後故土變異國的巨變,無國籍的徬徨,身分歧視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文化傳承的斷層。片中旁白的台灣移民第三代,在對台灣毫無認知的生活背景下,雖然在東京的演唱會大聲喊出自己是沖繩的台灣混血,但唯一與台灣的聯繫,只剩他的祖母。祖母身為家裡最後的台灣扭帶,一旦他過世了,這個盡一切可能淡化台灣背景的台灣移民家族,是否還要繼續維繫「台灣」的象徵呢?電影雖然沒有提出這個問題,但整部片中,都隱約在浮現這樣的疑問。

我覺得同樣的思維,也可以用在戰後跟著國民黨來台灣的族群。相較於台灣人在沖繩,戰後移民來台灣這批人,得力於國民黨政府的保護與政策,使他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維繫住一部份他們在中國的生活樣貌,不需要遷就本地人的語言、生活習慣、飲食文化。可是一甲子過去了,第一代人泰半凋零,第二代以下,就算與台灣社會多麼隔閡,終究生於台灣、長於台灣,當他們回到中國,想以本地人自居時,中國人仍把他們當成台灣人。他們再怎麼不認識台灣,台灣終究成為它們的印記。這批人是要繼續維繫著所謂「中國道統」,抑或是融入台灣社會,成為真正台灣的一部份?我想這樣比照,「海之彼端」中那些台灣移民後代,其後的變化,或許就相對清晰。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海的彼端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