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兩年前,我還覺得台灣的緬甸資料少得可憐,只有零星翻譯的資料,而且年代久遠,無法反映這幾年劇烈變化的緬甸情勢。結果今年我就看到至少兩本與緬甸有關的專書,其中一本《緬甸史》,甚至是由國內學者寫就,大出我意料之外,非常驚喜。

作者陳鴻瑜教授專精東南亞政治,除了《緬甸史》外,又寫了《泰國史》、《新加坡史》、《馬來西亞史》、《印度尼西亞史》、《柬埔寨史》、《越南近現代史》等,台灣對東南亞的詮釋,幾乎由他包辦。此書篇幅甚多,內容豐富,作者援引大量網路資料,盡量貼近目前的時事狀況,撰寫相當用心。

但此書有幾個明顯的問題,不得不提。首先是內容過於龐雜,宛如記流水帳般,這在描寫緬甸近代歷史時,尤其明顯。整個東南亞地區,早期歷史基本上幾無文獻可徵,只能依靠考古挖掘的文物,或是漢文史籍的零星記載來拼湊。但到了後期,由於西方國家的入侵與殖民,就有相對豐富的紀錄,以緬甸史為例,緬甸被英國殖民後的篇幅,居然與被英國殖民前十世紀的歷史發展相當。這樣巨大的資料落差,雖然是撰史時難以避免的困境,但確實需要透過寫作策略,盡可能的平衡。

也因為內容龐雜,在閱讀此書時,常常會困惑到底此書的主軸為何。我覺得寫史就是詮釋,資料經過整理、編輯,再透過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就已經帶有主觀判斷。因此確立方向與主軸,雖然看似失卻客觀,但較有助於入門迅速掌握梗概。可惜此書大概是想盡量將徵得的資訊都放進去,反而有點蕪亂,不知道到底什麼才是作者想到傳達的重點。彷彿此書是當成工具書在使用,但對於想快速認識緬甸的人,此書並不好入門。

其次,作者對佛教相關的內涵與詞彙認識,顯然相當不足。東南亞國家,特別是中南半島國家,佛教幾乎是主要的文化內涵。但中南半島的佛教信仰與台灣的佛教很不相同,諸如戒規、祭儀、習慣等,與台灣大異其趣,等於要重新去理解。若對這一塊失去認識,很難真正理解中南半島的文化。比如說,書中在介紹緬甸文字,提到緬甸的文字叫「巴利文」,寫道「緬文字母...從1058年起採用孟族字母(即巴利文)拼寫其文字,成為緬文的濫觴。」(頁316)這樣說法並不正確。所謂巴利文,其實並沒有一定的字母。南傳佛教認為佛陀說法用巴利語,但這個語言在過去印度只是局部地區所使用的方言,並沒有相應的文字,因此東南亞各國便以自己的文字標音,加以記載。所謂「巴利文」,既可以用緬文文字,也可以用泰文、柬文、寮文,甚至是羅馬文字加以拼寫出來,只要符合發音即可,並不是那種文字叫「巴利文」。

又如緬甸人有所謂的「星期生肖」,共有八個,每天對應一動物(星期三分為上下午),並有相應的方位與星象。這在書中講得不清不楚,只以「神祇」這種模糊的稱呼帶過。此外,書中所寫的「神秘鳥」,其實是指佛教圖像中的金翅鳥(迦樓羅,garuda),而書中提到的蛇,應該是那伽(Naga),如果依照漢譯佛經,則要翻譯為「龍」。總之,像這些用語的出入,可以看出作者對緬甸的佛教文化並不熟悉。比如書中提到東皮雍的精靈節,卻沒有交代緬甸人的精靈(Nat)信仰。而同樣是節慶,對緬甸真正重要的潑水節、點燈節等活動,連提也沒有提,這不禁讓我有點質疑作者的資料來源是否真的可靠。

但這些問題,說明台灣對東南亞研究的偏廢。一直以來,台灣僅關注東南亞地區的經濟或政治,我翻找台灣的期刊文章,對東南亞的討論,絕大部分都集中在政治變遷或經濟發展,歷史討論已經少之又少,而文化、信仰更是幾乎沒有。所以我們去東南亞地區旅遊,永遠只停留在度假、購物,甚至是買春,很少有人會去東南亞進行「文化之旅」,顯然有濃厚的歧視意味。我覺得這種偏差的概念需要大力扭轉,像泰國、緬甸等地的文化,比起日本、韓國,毫不遜色。柯爾(Alex Kerr)這位美國的日本通在泰國發現許多與日本文化通同之處,而泰國保存自己文化的種種舉措,也成為後來泰國在發展文化產業最重要的基礎。同樣的,緬甸雖然長期為軍政府把持,近乎鎖國,但是緬甸政府也像泰國一樣,以官方的力量介入傳統文化的保存。官方介入雖然不免有扭曲、捏造文化傳統的疑慮,但不能否認,相較於柬埔寨在紅色高棉時期全面地遭到摧毀,這確實替緬甸保留了部分傳統文化。

當然,不要說其他國家,台灣對自己的文化也頗為漠視,即使是現在也走的步履蹣跚,更不要說關心其他地區或國家。或許只有我們以文化來當作認識其他地區的開端,台灣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個文化進步的國家。

 

arrow
arrow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