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界竹野內豐」在PTT寫了一片長篇大論「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化」,放在「台灣何時能成為文化輸出國?」底下。整理一點「國故」固無大礙,但要說「台灣曾經有機會成為文化輸出的寶地」,則未免太瞧不起台灣。至少到目前為止,台灣某種程度上,還是文化輸出國,只是台灣人毫無自覺。

反而另一篇由香港人寫的回應,比較切中實情。八十年代的台灣,與香港兩地,可以說是華人世界的「文明燈塔」。香港的流行文化自五十年代起就風靡包含台灣的廣大東南亞華人社會,到了八十年代,甚至「遠征」韓國日本,香港的武俠片及電影明星,不只是港台兩地的回憶,甚至是很多韓國人的回憶。至於台灣,除了早年電腦科技影響香港外,有一個台灣人所想像不到的影響力:台灣是西方知識引入華人社會的重要中介。

雖然一直以來,香港就以「自由」聞名,也對西方的知識議題反應敏銳,但大概是因為學術圈人士多半中英兼擅,所以英美等國的文史哲社科的專著,香港很少有中譯本。反而台灣在八十年代起,社會箝制鬆動,加上很多留學生開始歸國,帶入當時英美等地新的知識與風潮,開啟台灣翻譯國外專業著作的市場,特別是政治與社科書籍,填補香港出版的空缺。一直到今天,即使中國簡體書大舉進入香港,香港書店仍擺著許多台版書籍,這也是香港人一直覺得台灣「文化涵養比較高」的印象根據。

九七之後,台灣在香港的影響力大幅下降,但是在十幾年後,台灣以一種更為深刻的方式影響香港,也就是政治上的影響。其實台灣政壇長年佔據香港的公共討論空間,雖然中華民國政府從來沒有管過香港一天,可是對很多香港人而言,討論中華民國政府,彷彿比討論英國政府還要來的理所當然。相較於中共長年資訊封閉,只有官樣的政治新聞,其他多半是道聽塗說,台灣的政治新聞相較之下更為公開,也有著更多值得討論的細節。香港一向對台灣的政治人物如數家珍,就連只給香港人看的舞台劇,都有台灣政治人物充作笑哏。反觀台灣,對香港政治一無所知,連現任特首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誰受誰影響,一目瞭然。近年因為中共箝制日深,香港討論台灣,更多了企盼,甚至真正影響了香港政治發展。香港的「雨傘革命」直接受到台灣學生佔領立法院的影響,最近出現的「港獨」概念也脫胎自台獨思想,我想不會有人否認。

台灣另一個主要的文化輸出,是流行文化,輸出對象是中國。台灣最早輸出的流行文化,眾所周知,是鄧麗君。但之後的文化輸出,更是深遠。中國的流行音樂、戲劇、電影、綜藝節目等,無不深受台灣影響。即使現在中國似乎已經開始反向輸出到台灣,但其基底還是台灣的。很多人看中國的歌唱節目,但無論是歌手還是素人,九成以上都在唱台灣過去二十年的流行歌曲;台灣很多電視台一天照三餐播放中國的連續劇,可是最當紅的幾個明星還是不離台灣人。我覺得最有趣的一個例子,是郭敬明導演的「小時代」系列電影,這系列電影可以說是中國社會逃避現實最鮮明的寫照,不僅人物設定是架空的,甚至他們生活的情境,似乎都跟中國沒有關係。這樣「架空」的電影,從演員到主要工作人員都找了一堆台灣人,彷彿台灣人在中國人眼中,是「架空」般的存在。

就連比較不那麼「流行」的部分,中國也受到台灣影響。賈樟柯自己就說他直接受到侯孝賢影響,即使侯孝賢的作品在「聶隱娘」以前從來沒有在中國公開播映過。白先勇「不務正業」去推廣崑曲,居然在中國推廣成一股熱潮,彷彿在此之前,中國人都不知道這個自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誠品這個台灣最出名的「文化品牌」,也已經堂堂登入中國,雖然誠品在中國主要的業務是房地產,但這並不妨礙中國人對誠品,以及背後映射出來某種「台灣」氣質的崇仰。

若要一一細講,仍有很多,只是再這樣列下去不免枯燥。我們總被現在中國的外貌所震攝,總覺得自己在任何時候都是弱勢,忘記台灣在某些領域一直有著強大的優勢。有危機感固然很好,但發出這樣感慨則顯得頗為無知。不過也好,因為無知,台灣的優勢反而可以不斷自我更新。比如說,當誠品開始往中國佈局時,在台灣的光環反而逐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近幾年開設獨立書店的風潮。這股趨勢取代過去「中產階級化」的誠品,說明台灣人已經不再只追求光鮮亮麗的外觀,已經有人開始走向下一個階段。現在許多台灣年輕人重新找尋「本土」,並積極推廣,這也迥異於過去大中華思維底下的文化觀。這股從中華道統中釋放的新興趨勢,我確信會是台灣下一波的動力,繼續引領華人社會。而我確信,這股能量,如果中國不丟棄一元化的思想,他們永遠都追不上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