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蜀日前撰文,認為中國應在文明上學習臺灣。雖然迴響看似不大,但他還是寫了一篇後續的文章

但這種觀點,有點奇怪。兩岸往來這麼久,怎麼可能不互相影響。臺灣早就影響中國,行之有年。中國改革開放,即是參考臺灣加工出口的發展模式。臺灣的演藝模式中國幾乎全盤照搬,乃至於吸引臺灣的藝人往中國發展。中國一度很流行臺灣的事物,包含講話方式,飲食習慣,生活品味,比如誠品書店,比如象徵臺灣流行文化的「小清新」。我在深圳的獨立書店,看到他們販賣過期的ppaper、小日子等雜誌。這些熱潮,嚴格來說並未消散,臺灣在某些領域仍然是中國次文化景仰的標的,短期之內中國很難超越,因為跟中國比起來,臺灣要接收國際資訊要方便迅速的多,其他不論,臺灣的網路就樂勝中國。更不要說幾年前中國的「民國熱」,臺灣直接成為「民國範兒」的投射。

簡單來說,臺灣早就影響中國了,若說中國還有什麼地方沒受到臺灣影響,我覺得是中共刻意為之。比如說,之前張懸在英國的演唱會上拿中華民國國旗,引來當地中國學生不滿,遂有討論中國人心中理解的臺灣「小清新」,是經過刻意過濾的刻板印象,以為臺灣人每天穿著森林系的衣服,講話輕輕柔柔,聽著陳綺貞或張懸的歌,在老屋改建的店裡喝著咖啡,好像過得無憂無慮,生活只有小悲小喜。但中國人「看不到」咖啡館裡掛著反核的旗子,桌上貼著反黑箱服貿的貼紙,身上穿的衣服上面印著「我主張臺灣獨立」。顯然中國人所接受的臺灣,是有選擇的。

我覺得中國人不需要學習臺灣,如果真的要學,應該學臺灣人,不要相信政府,不要相信什麼冠著國家名義的口號,更不要相信什麼「黨」。所有的黨都是自私的,沒有例外。這世上沒有什麼政府是真心替人民著想的,因為政府也是人組成,只要是人,就有私心,有貪欲,有種種的惡。如果有個政府什麼都替人民想好了,我們反而要警惕,因為這是控制人民的前兆。中國人只有想通這一點,中國才有變好的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