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20151028_093737.jpg

(2015正倉院展海報)

四、工藝與書法

天平工藝直接受唐文化影響而飛躍,其中唐、新羅之舶來品不少,日本亦製作不少優秀作品,其技術傳習自大陸,同時在第六、七世紀的國策中有保護優遇技術者,促使天平時代技術者人數與功夫的向上。

天平時代的工藝具豐麗、豪華美,這是受盛唐成熟文化影響而產生工藝美的結果,追求形與色彩變化,形成豐麗複雜之美。最值得矚目的是正倉院保存的唐代工藝品,其種類、技法、材質為多樣化,常可在同一作品中併用不同的技法與材料,材質上有動、植、礦物等,種類包括金工、漆工、陶瓷工、玻璃工、木竹牙角工、玉石工、染織工等。

其他工藝還有玉石製品,雖並不多,但材料技法仍是多樣化,有水晶、硬玉、紺玉、孔雀石、玻璃等,如正倉院的「瑪瑙杯」、「白玉長杯」等。此外還有玳瑁細工。

金屬工藝

在金屬鑄造技術急速進步下,到奈良時代後期東大寺大佛的鑄造完成,顯示鑄造技術已達頂點,除此外東大寺、興福寺(727)、福井劍神社(770)皆有梵鐘的鑄成,東大寺大佛殿前肢金銅八角燈籠亦為優秀的大型鑄造品,雕技上以正倉院的「銀薰爐透雕」、東大寺大佛蓮瓣上的線雕最為優秀。

由於造寺造佛的激增下,需要大量佛具,佛具在奈良時代種類繁多,在佛殿與佛像上使用的莊嚴用具、做法事的用具、僧侶用具等,皆很齊全。而佛具以外的金工藝品,在正倉院文書中記載著製鏡所需的材料,由此可知當時鑄造鏡子非常盛行。

除此外還有服飾具、生活用具、文房具、遊戲用具、樂器、武器、武具、飲食用具、工具等,金工的技法則有鑄造、鍛造、雕金、鍍金等。

漆器工藝

奈良時代的漆器工藝非常發達,裝飾的技法有乾漆、漆皮、金銀泥繪(木料上塗漆,表面用金銀泥粉混合膠汁來描繪圖樣)、油色(用油和顏料描繪後上膠彩色,再塗油)、密陀繪、平文(亦稱平脫,將金銀薄板依花紋樣式切割下來後貼於漆面,塗漆後研磨產生紋樣)、螺鈿(用乳白色之貝片磨平後,切成紋樣,嵌於漆面或木面板上)、末金鏤(用漆描繪紋樣,上灑金粉後再上漆,再用炭研磨出金粉所描繪之紋樣)等。其中平文、螺鈿、末金鏤為奈良時代由唐傳入之技法。

塗漆的技法有用乾漆、土漆(土磨碎和漆混合而成)、墨漆等塗成底漆後再塗上層透明漆,再加上上述的技法來裝飾,例如正倉院的「赤漆文欟木玉廚子」、「漆胡瓶」、「平螺鈿鳥獸花貝圓鏡」、「金銀鈿莊唐大刀」等。

其他也有使用木、竹、牙、角等材質做出木畫(利用不同色之木材組合成花樣)、象牙撥鏤(「撥鏤」為樂器用的撥子,象牙表面染以紅、綠、紺、紫等色後,再用刀雕出細小紋樣,使象牙底色顯現)等。

陶瓷工藝

除了須惠器外,正倉院有模仿唐三彩的「正倉院三彩」,為低火鉛釉燒成的軟陶,色彩為綠、黃、白三彩,也有綠釉單彩的陶缽,或綠、白二彩,一般稱「奈良三彩」、「綠釉陶」,為日本最古的施釉陶器。

至奈良時代以後,陶瓷器在表面上釉藥的意識已普遍得到認知,而開始有灰油上釉法。不過正倉院三彩是為了宮廷、寺院等特種用具而製作,一般仍使用土師器或須惠器。

書法

由於造寺造佛的興盛下,亦使寫經達到最盛期,初期可見隋樣式,中期則以嚴謹的楷書體為主,具優雅感,是奈良寫經的全盛期,末期則為粗且剛直的新書體。

奈良時代由大陸傳來不少的唐代書法遺品,大體上書法特徵以王羲之的書法為基本,例如正倉院藏的「聖武天皇宸翰雜集」、「光明皇后御筆樂毅論」等古文書,此外亦風行褚遂良、歐陽詢風格的書法。

 

arrow
arrow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