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脇淳子,這才是真實的中國史,八旗文化,2015

此書日文原版出版之時,我就已經看過香港的書評推薦此書。如果就2011年的時空來看,此書的內容確實非常顛覆一般華語圈的知識分子對歷史的認知。但這幾年台灣、香港兩地陸續出版具顛覆性的歷史著作,相當程度改變我對近代史的理解(比如《躁鬱的城邦─香港民族源流史》),而且自台灣佔領立法院事件以後,很多網路上的文章陸續出現挑戰既有中華民國或中國人民共和國史觀的文章,大抵延續此書路線。可以說,此書多少有點帶頭的性質。

此書基本的訴求對象,其實是日本人。雖然中國政府一直批評日本的歷史教科書扭曲事實,但實情是日本的教科書在寫到中國近代史的內容時,幾乎完全跟隨中國的史觀,不僅將中國的歷史觀點照本全收,當中關於日本的侵略內容也一併收入。中國政府如果批評日本的歷史教科書扭曲事實,不啻在說中國本身的歷史敘述扭曲事實。而這也是作者的主要命題。

此書的內容,必然會引起很多大中國主義份子的憤怒,但對我而言,由於已經看過《躁鬱的城邦》及其他網路的文章,倒覺得沒有什麼太過特殊之處。再者,書中一再強調今日中共對歷史記載的謬誤,即使是同樣充滿扭曲歷史敘述的國民黨歷史,恐怕也有相同的認知。中共的歷史敘述,只是為了鞏固中共的統治正當性而隨意撰寫,並沒有什麼真正值得參考之處。不過書中講到一些情形,我其實抱持懷疑態度,比如文內提到今天中國人普遍不知道日清戰爭(甲午戰爭),這點可能是因名詞使用的落差而產生的誤解。

又,此書主要是反中共的史觀而寫就的書籍,很多中國近代史的觀點,書中一律將其看成是中共建國後的觀點。但民國初年很多歷史觀點,在台灣的國民黨政府基本上是跟中共相當近似的。這究竟是因為國民黨引用了中共的看法,或是中共引用了國民黨的史觀,難以分辨。但「中國」這個民族主義式的認同,的確早在中共建國以前就已經發生。否則就不會有錢穆等人在香港籌辦新亞書院,發展新儒家。這種認同,早在1930年代應該就已經形成,只是數量不多,可能僅限於接受過新式教育的中國人。

位於新舊文化雜揉的時間點上,當時的中國有著非常複雜的狀態,西方的民族主義固然影響了一批人,但也有人一直處在王朝統治的思維當中,他們也在民國初年活動,比如林志宏的著作《民國乃敵國也》即可一窺。其實這也說明,今天我們所接受的歷史觀,是大幅簡化、扭曲,甚至有意識的選擇之下的結果。對於這段歷史,我們確實要不斷質疑,才有可能接近歷史發生的原貌。

arrow
arrow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