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瑋妮(Whitney Crothers Dilley),黃煜文譯,《看懂李安─第一本從西方觀點剖析李安專書》,臺北:時報週刊文化,2009。

我之前看過《十年一覺電影夢》,算是李安自己的電影感想。而《看懂李安》則是研究李安作品的專論,雖說此書作者實是英國文學的教授,但由於英文的文學傳統中,戲劇是很重要的一環,文學教授來寫電影專論,也不算太奇怪。而且李安的作品,除了最初的「父親三部曲」,多半改編自小說,因而就文本論,討論李安的作品,確實可以用文學的角度出發。

我一直認為李安是電影界的異類。就像書中提到的,我們很難將李安擺在一個明確的分類當中。討論臺灣電影時,我們很少會提到李安,可是李安的「父親三部曲」卻被當作臺灣新電影的最後一波。李安的國籍顯然沒有變過,可是我們即使在情感上支持李安的電影,卻不曾真正覺得李安是個「臺灣電影的導演」。李安的作品題材之歧異,是其他導演所罕見的,他的作品甚至一度遊走在商業片和藝術片之間,難以定位他的作品性格。當然,如今來看,李安無疑是先驅,他的「綠巨人浩克」雖然被視作失敗的作品,卻是漫威漫畫系列電影的頭幾部,遠早於現在當紅的美國隊長、雷神索爾和鋼鐵人。而如今好萊塢大量以商業片行銷的手法推廣小成本藝術片,藉此拉抬片廠的製片品味與培養特定客層,完全是過去李安的電影走向。從此處才可以理解,何以李安挑選一個極為偏門的題材「少年Pi的奇幻漂流」,卻得到美國主流片廠鉅額的投資。

另一種「異類」的面向,是李安的跨文化幅度。李安作品時空幅度之巨大,很少有導演可以匹敵,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他的華人背景。他的華語電影固然繼承了臺港兩地的電影傳統,但他的英文電影也有著巨大的時空跨度,從十八世紀晚期的英國仕紳社會(理性與感性)、美國內戰期間(與魔鬼共騎)、六十至七十年代的美國(冰風暴、斷背山、胡士托風波),甚至處理了戰後移民的印度人(少年Pi)。雖然這種跨文化多少是基於西方文化強勢的基礎上,但仍然非常驚人。特別是他的題材往往非常偏門,比如最受美國觀眾所知的「斷背山」,完全顛覆傳統好萊塢對牛仔片的陳套,直接打破美國傳統男子氣概形象最終的堡壘。而較不為人知的「與魔鬼共騎」也完全以南方的觀點來看待當時的美國內戰,在美國主流社會中幾乎是絕無僅有。諸如這種逸脫常軌的電影,我都覺得李安像是打頭鋒似的,拉開好萊塢對爭議題材的容許值。

作者認為,這是源自於李安自身的身分認同。李安成長於外省人家庭,這在臺灣追求獨立時成為身分上的隔閡,使他在自己成長的地方變成異鄉人,但他也無法回去父親的原鄉,因為中國早把李安當成臺灣人。這種情感依附的「離散」(diaspora)狀態,使他不會用既定的成見去塑造作品,反而可以以他者的角度來處理各式電影議題。而他在美國的電影訓練有著很好的傳統,在處理歷史題材時會深入背景考據,使電影更為寫實。這一傳統用到了他的華語電影中,諸如「臥虎藏龍」跟「色,戒」,使電影出現非常細緻的品質。這種品質,即使是現在財大氣粗的中國電影,都難以企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李安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