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看到此片的一些新聞及評論,多半不脫導演林靖傑籌資困難、尋求上映無果,幾經折衝,終於有二十餘間戲院播映,可是不巧碰到好萊塢強檔侏羅紀來勢洶洶,似乎很難延續。這些文章多半有著一個固定的情節,叫好不叫座的電影要力抗美國霸權威脅,唯利是圖的戲院為了賺錢,不肯幫臺灣電影一把。

然後,此片不斷以本土的、社會底層的特色做為廣告宣傳,並強調此片全在高雄取景。看起來又是一部強調「臺灣味」的國片。誠然,在本土意識蔚為風潮的社會氣氛中,以此招攬很容易吸引觀眾,正如豬哥亮歷年的賀歲片那樣。但我卻從這部電影看到不斷操作「本土」所帶來的困境。

電影從畫外音開始就以臺語為主,地點在高雄,主角的設定彷彿要將臺灣某種社會底層的家庭做一個集大成:父親是工人、大哥是流氓、二哥是基層警員、三哥自己開模具工廠,男主角開計程車,所有可以強調「本土」的符號一個接著一個出現。可是在這個看似寫實的角色當中,角色性格又顯得非常風格化,在現實的場景中過於突兀。而且此片要講的事情太多了,又有底層的掙扎,又有未婚女子對婚姻的嚮往,又有東南亞勞工及移民,又有社會抗爭,又描寫懷舊的記憶,總之想說的太多,但沒有能力一一說好。整體而言,我覺得這是一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片子,而且我很肯定,這不太是因為資金或技術的問題。

我覺得從「國片復興年」走到現在,臺灣電影的問題很明確:說故事的能力不足。我相信走本土路線,除了某種理想外,也是迎合市場的趨勢,既然如此,好好把故事說清楚,我認為是商業導向的電影最重要的功課。但也許是臺灣的編劇實在太過於缺乏,以至於臺灣電影的品質一直沒有很明顯的提升。

另外,就是臺灣演員的口條。臺灣大概四十歲以下的演員,口條都欠佳,年長的演員,多半也是用歷練在演戲,很少用到技巧。我認為這是很嚴重的問題。若要表現本土性,電影裡的「本土」,必須要比真實社會的「本土」更純粹。此片當中,我唯一覺得真正有搆到電影「本土」標準的,只有戴立忍,因為我聽得出來他的口條是刻意練的。可是其他人,特別是男女主角,說話的口條仍不到位。陳怡蓉雖然是高雄出身,可是高中畢業就離開高雄到臺北求學工作的人,跟一直在高雄從事基層工作的人,兩者說話的方式是有明顯區別的。莊凱勛則更糟,一則莊凱勛的聲音同時是畫外音,他的聲音不斷出現在電影當中,可是他的臺語很像三立八點檔的水準,是一種過於國語化的臺語。雖說在現實生活中,高雄人的臺語確實受國語的影響很深,但高雄人不會有臺北人那種「國語腔」的怪聲怪調。而莫子儀講臺語簡直令我發笑。我覺得重視口條應該是很基礎的事情,楊雅喆導演要求鳳小岳、桂綸鎂、張孝全三個跟高雄沒有地緣關係的演員練有高雄口音的臺語(GF*BF),林玉賢也要彭于晏在戲裡練出一口宜蘭腔的臺語(翻滾吧阿信)。這代表臺灣電影不是沒有人在重視這件事情。可是這件事情沒有成為通則,不是像英語系電影那樣,對演出者的口音斤斤計較,甚至要請語言指導糾正演員的腔調與用語。也許這是資金上的問題,但就表現「本土」上,我認為講話的口氣、腔調、用語,遠比道具或取景地要來得重要得多。

這部電影讓我擔心,「本土」會不會變成過份形式化的標籤。只要劇中人說臺語、演底層社會、帶入社會抗爭,就可以用「本土意識」博取認同。「本土」走到這一步,我覺得太過了,臺灣電影固然要有在地化的特色,但我們連本土是什麼尚且還在摸索當中,就已經把它當成符號在操作,如此很容易變得扁平而乏味。講臺語就是本土嗎?那客家人呢?底層社會就是本土嗎?那霧峰林家、板橋林家這些臺灣既有的上層社會呢?將社會抗爭操作成本土符號,可是這種概念明明就是從西方傳進來的。這種趨勢,必須要有所警惕,但若就這部電影論,我想最大的根源,還是說不好故事。本土不本土,總是要好好把故事講清楚。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愛琳娜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