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中、章曉風等人開記者會痛陳「四無六沒有」的新聞,今天在我的臉書頁面一直不停出現,但都是當作負面教材。這剛好又跟臺灣最近的課綱「微調」爭議呼應,朱宥勳就已經發表過相關的文章

持平來看,張亞中之流「搶救國文教育聯盟」的「擔心」其實不是什麼邪門異見,他們只是反應了過去黨國體制下的國語文教育所賦予的奇怪責任。誠如我之前在討論拉丁文的時候提到,臺灣的中文教育一直負擔著額外的道德養成教育,藉由論語、禮記、孟子中所抽出來的部分內容,灌輸一些特定的意識形態。這在過去的黨國體制下可以理解,因為那時候的教育並不是要教育民眾獨立思考,但今天我們如此強調獨立思考的重要,希望學生在求學的過程中可以受到啟發,我們又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又走回頭路呢?他們拿臺灣與中國比,說中國如今開始重視中華文化,臺灣卻反其道而行。可是他們沒想到,中國人將這套東西拋棄了三十年,現在才跌跌撞撞的想把這套所謂「中國的文化基因」找回來,臺灣卻從來沒有斷絕過,又何苦要走過去的老路?

另一個問題,即是張亞中之流,沒有意識到時代已經轉變。自占領立法院之後,臺灣的年輕一輩,基本上對中國的認同已經無比薄弱。「中華文化」早就不是臺灣人唯一的選項,更不用說將臺灣等同於中華。臺灣的底蘊既不必然可以是中華文化,則臺灣自不必硬要在中文教育中塞入太多「中華文化」的內容。只是誠如朱宥勳所言,我們真正要討論的,應該是我們到底要怎麼認定我們得語文教育。如果說,臺灣仍舊將中文視作官方的語文,則我們是否應該要優先訓練學生寫出合語法的句子、合邏輯的文章?當臺灣連新聞跑馬燈的內容都一團混亂時,在那裡講什麼「中華文化」,是否有些陳意過高?

以我的經驗,臺灣的國文教育其實很少訓練學生寫出合邏輯的文章。學校一般只提到「起承轉合」,但這種寫文章的概念,比較像是八股文的精簡版,只求段落合宜,不求當中的文意。所以擅長此法的人,很容易就可以寫出文采燦然卻內容空洞的文章。延續到大學、研究所,寫論文的時候,也像是依循一個既有的段落鋪排,但仔細看當中的內容,多半不知所云。以前念大學的人少,這種事情不過侷限在某些學界,如今念大學、研究所的人比比皆是,臺灣教育的短處便暴露無遺。流弊所至,如今文學界流於喃喃自語,學術界變成西方專有名詞翻譯大串連,新聞文章則一味流俗,要想看一點「正常」的文章,幾成鳳毛麟角。臺灣文化之敗壞,關鍵在此。

我也是受這種流弊影響甚深的人。寫文章,我就算覺得事情已經講得差不多了,但看著文章似乎鋪排未盡理想,有時仍不免狗尾續貂加上一段。這種「克里屑」根深蒂固,很難驟改。若辭意並茂,固然可以成就佳文,但這種事情畢竟可遇不可求。我希望主司教科書編排的諸公,可以多想想這些事情,不要再陷在奇奇怪怪的意識形態當中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