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問題,最初並不是經濟學,而是政治。冷戰時期民主陣營與共產陣營的比拼中,其中一項就是哪邊能提供人類足夠的食物。許多在二戰期間遭到蹂躪的地區,戰後最大的課題也是如何提供人民足夠的糧食,避免糧食不足出現政治動盪。所以糧食工業出現一個奇怪的特徵:就總金額論,糧食工業的產值極為巨大,但就獲利來看,糧食工業又微乎其微。因為要便宜提供糧食,以減輕人民負擔。而久而久之,縱然世界整體的經濟不停增加,但糧食的單價卻相對停滯。這種停滯迫使糧食生產往工業化、自動化、巨大化的方向邁進,最終變成只有數個托拉斯,控制絕大部分的糧食生產。

我還記得以前念書的時候學到,一地的家庭支出中,如果必須品的支出比重愈低,則可以說明該地的經濟發展程度愈高。糧食支出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但課本沒有提到,一旦壓低糧食價格變成執念,很有可能會付出我們難以估算的額外代價。比較輕微的,可能是人類飲食來源愈來愈單一,選擇愈來愈少,食物愈來愈乏味;而嚴重一點的,則是已開發地區和發展中地區的糧食分配差異愈來愈擴大,生產糧食造成的環境破壞與日俱增,化學添加、黑心食物成為常態,最終可能會造成生態或食物供應鏈崩潰,玉石俱焚。而且隨著食物工業發展,人人都可以吃飽的樸素心願似乎離我們愈來愈遠。今日全球飢餓人口的數量,已經倒退到1970年代的水準。

在書的最後,作者提出了幾個建議來扭轉這個逐漸被跨國集團掌握的糧食生產,其實這些我們都耳熟能詳:有機、本土、慢食、公平貿易、甚至是吃全素。但在台灣,這些名稱似乎沒有真正在扭轉糧食的趨向,反而比較像是布爾喬亞階級用來標榜自己品味的標籤。要到這幾年有些年輕人開始回歸農村,反省台灣對農業的刻板印象與錯誤認知,嘗試以更貼近台灣土地的方式種植農作物,這些布爾喬亞的標籤才真正開始有回歸鄉土的氣息。

不過,相較於歐洲或美國,台灣其實保留了更多原始的食物供應方式。有時我們不需要高舉本土有機,只要去附近的菜市場,找些老先生老太太擺小菜攤,那些菜應該都是時令的、沒有農藥、小額生產,購買的金額就直接給種菜的人,幾乎就是西方世界希望達到的目標。要落實那些歐洲人發明出來的時髦名稱,並沒有想像中來得困難。就算我們不得不外食,但我們可以找尋小吃店,而非連鎖速食店。也許小吃店也不盡然比速食店的食物來得營養美味,但至少我們付的錢是回到一般民眾的身上,而非遠在天邊的國際營運總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