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承認,我是被這個書名吸引才買這本書。所以看完之後,我不免有點失望,因為整本書讀完的感覺,比較像是他在新加坡所見所聞的整理,不知道故意的還是怎麼樣,書中其實沒有很多好惡的判斷。當然,該書的副標題是「一個台灣人的新加坡移居10年告白」──他已經寫出來了,只是聳動的題目,才能真正吸引讀者注意。

又或許是因為,我本來就沒有羨慕新加坡,所以就沒有給新加坡「卸妝」的感覺。不過藉由這番整理,我倒是悟出了一點。我看著作者寫新加坡的政治模式,有似曾相識之感,才意識到我之前住的深圳,其實是完全在模仿新加坡的。莫說深圳,我覺得中國多數的地方政府,都相當程度參考了新加坡的治理方式。雖然中國設置經濟特區,以加工代工肇端的經濟發展,沿襲了台灣加工出口區的思維,但就統治模式而言,台灣顯然不可以參考。那怕解嚴前的台灣政治環境並沒有比中國開放多少,但僅僅只是地方首長直選一事,中共就完全無法效仿。相較之下,新加坡那種家長式控制一切的制度,與中共相當契合。新加坡的存在,對中共而言,實是非常重要的參考範例。

單就政治角度來看,新加坡確實是個有趣的例子。新加坡秉持「精英治國」的概念,並搭配一套精英選拔的教育系統,使新加坡人得以相信他們確實是由一批極為優秀的人來統治。這種思維被中共借用,如今他們也到處在國內宣傳共產黨員是中國的精英,接受共產黨統治就是讓精英帶領中國走向進步。但在台灣,這個系統很快就破功了。就算作者年紀不夠大沒有什麼概念,也該知道現在正在總統位子上的馬英九正是台灣精英教育選拔出來的人。在民主的照妖鏡下,「精英」的缺陷一目瞭然。

與其說要破除羨慕新加坡的情結,我更認為,台灣人應該要學會更深入的看待事情。我總覺得,台灣人一直都在羨慕國外,訂出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不斷痛陳台灣的缺失。能夠知道自身的不足固然很好,但也得對症下藥。可能很多人不滿台灣奇蹟光環消失,不斷亂開藥方,妄想可以歪打正著,但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新加坡也好,香港也好,日本也好,我們所羨慕的某些地方,總是有其淵源和發展,台灣如果沒有相似的環境或歷史,依樣畫葫蘆也不會成功。就好像台灣人熱愛日本春天櫻花盛開的美感,便在臺灣各地到處種山櫻,以為效顰。可是山櫻顏色、枝幹全都不一樣,任憑台灣人種到滿坑滿谷,也不會讓日本人誤以為身處日本。這種半調子的山寨心態在台灣比比皆是,我覺得這才是問題所在。

新加坡的現狀源自他的歷史背景,這當中有其不得不然之處,台灣縱要學,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只怕是畫虎不成。而且橘逾淮為枳,很多看似很好的政策,到了台灣,常常變得更糟,這不會因為我們仰望的對象是新加坡而有所改變。不過作者的心態是正確的,如果要羨慕,就要先搞清楚他的全貌,再來決定當初羨慕的事情是不是真的適合台灣。至於台灣的政治人物拿新加坡(或香港)當作政治口號,我想無可厚非,因為口號往往只是簡化的刻板印象。柯市長要台北超越新加坡,可是如何超越呢?超越什麼呢?這種東西是禁不起細究的,我相信新加坡也不會當回事。

更深一層論,我更寧願台灣人有足夠的自信,好好把台灣經營成一個世界獨一無二的台灣。台灣的獨一無二俯拾即是,台灣有世界罕有的複雜生態,有最多樣化的南島文明,有著與島嶼面積不相符合的經濟總量,某種程度上又完整繼承了中華文化的精華。雖然強敵在外,但台灣終究頑強的存活下來。我們要珍視我們所現有的,才能更進一步去討論如何改善未來。台灣的問題,恰恰是我們毫不珍惜眼前所有的,反而一直妄想要一些虛無飄渺的「進步」。台灣有一股力量,一直在貶低現在時興的「小確幸」,但這當中有很多年輕人,他們不過是試圖拾回過去經濟狂潮中遺棄的東西,在喪失傳承的情況下,找回自己的「台灣」。我看那些「小確幸」辛勤整理老屋,四處鼓吹保留,替弱勢團體發聲,用單純的快樂與滿足聯繫彼此,這是在功利的華人社會中罕有的特質,更是台灣之所以有吸引力最重要的內涵。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人一直要破壞,將此事視為洪水猛獸,而這些人最喜歡拿新加坡、香港或中國來嚇唬台灣人,讓台灣人自慚形穢,彷彿矮人一截。

我猜想作者可能也曾屬於仰望新加坡、貶低台灣的一份子,但他出了這本書,顯示他已經走出迷障。不過困在這個迷障的人不乏其數,這本書是否可以讓更多人如夢初醒,也只能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