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也就是明日報會一直狂當機,而無名小站聲勢如日中天的那個以前,網路上曾流行過一陣接龍寫排名的風潮,那些文章迄今仍埋藏在我網誌的某幾個頁面,底下的留言仿若開元天寶年間的事情。如今這股風潮又隱隱出現,但不在網誌,而是臉書。

但我素來不是很喜歡在臉書留下長篇大論,因為臉書的特性,這樣的內容很快就被後來的資訊所淹沒,非常難找。所以我寧願寫在網誌裡,至少這裡有個搜尋功能,我還找得回來。

被點名要寫印象深刻 / 影響至深的十五部電影,有點困難。因為我不是很常看電影的人,我寫的電影,可能十有八九都是在電視上看的吧。以下排序與沒有任何意義,只是我想到的早晚而已。

1. 悲情城市
這是我看的第一部侯孝賢電影,也是看最多次的一部,好像每逢二二八電視台就會重播一次。雖然台灣解嚴很久,二二八早不是禁忌,但拍這個題材的電影,還是以這部最好。「天馬茶房」也是拍二二八(算是「二二八前傳」),就遠沒有這部片子深刻。片中那種壓抑的時代氛圍,其實正是台灣當時的政治氣氛,所以我們再也不會有這樣連氣氛都是正確的二二八電影。

2. 威龍闖天關(審死官)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周星馳古裝劇。第一,它戲而不謔,很好笑,卻不低俗;第二,此片在美術上頗為講究,並沒有因為這是一部搞笑片就隨便弄;第三,它很技巧的把道德教化放在劇情當中。我喜歡香港無厘頭電影,原因在此,看似很離譜誇張的劇情,卻暗藏道德教訓,雖說這些道德教訓不免很迂腐,卻使這種搞笑電影帶來若有似無的深度。然後,我非常喜歡此片裡的梅艷芳。

3. 憶兒時(おもひでぽろぽろ)
基本上,只要是吉卜力出品的早期作品,我都很喜歡(晚期的就不好說)。但最近在討論吉卜力的作品時,這部片子鮮少提及。這部電影所講的內容很簡單,就是一個上班族請了長假去鄉下,然後回憶小時候的故事。故事本身實在沒有什麼記憶點,但對當時還是小學生的我,比較容易理解吧。

4. 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看的音樂劇,也因為這樣才知道片中的女主角茱莉安德魯斯(Julie Andrews)。也是第一次發現原來外國人會把音高Si唸成Ti。然後年紀大了,看了一些背景資料,才知道奧地利人對此片頗有不滿,說好萊塢改了太多內容,破壞了上校在他們心中的良好印象(但好萊塢素來如此)。

5. 霸王別姬
九十年代初期大概是台灣懷抱中國思維的最後一個時期,那個時候有介紹中國的益智問答節目(江山萬里情)、旅遊節目(大陸尋奇),台灣的資金也大量投資中國的導演,再用香港公司的名義上映。所以「霸王別姬」某種程度成為我對戰前中國的想像依據(甚至連同後來的「風月」)。
事後我才覺得,像張藝謀、陳凱歌之流能在現在的中國電影界舉足輕重,幾乎都是港台兩地幫他們奠基的。當時港台投資人對她們創作自由的尊重,造就迄今中國電影無法越過去的高度。就算現在看,「霸王別姬」還是陳凱歌的巔峰作,他在中國電檢制度底下拍出來的電影,沒有一部及得上此片的一半。

6. 夏日之戀
我到上大學才知道楚浮之名,看到他的電影,在黃建業的課堂上。如果只是單純看此片,我可能不會如此印象深刻,但拜黃老師在課堂上一直暫停、倒轉、慢動作重播,甚至是中斷放映講解內容,我才知道這部片子之所以可以成為經典之處。電影的奧妙果然還是要有人指點。

7. 東京物語
同樣是在黃建業課堂上「拜觀」的殿堂級電影,也同樣要拜黃老師的講解,才知道這個劇情幾乎有點停滯的電影究竟精微之處何在。當侯孝賢拍了致敬之作「咖啡時光」,我也才知道他「致敬」的點在哪裡(絕不只是幾乎沒有劇情這個要素)。

8. 賭神
如果我印象不錯,這部片子可能是我第一次記得「周潤發」的電影。可能之前我就看過周潤發演的戲,但到這部片之後,我才真的記住「周潤發」此人。之後安上「賭神」名稱的電影,我幾乎都有看過(周潤發再次接拍的「賭神二」我甚至進了電影院看),但再怎麼樣,還是此片最為經典。

9. 情書
情書應該是我看過唯一一部日本純情風格的電影,當然是衝著中山美穗去看。也拜此片所賜,我才知道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但迄今我還沒真正看過此書。

10. 醜聞
韓國的古裝電影很多,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這部改編法國小說《危險關係》的古裝片。不僅是因為改編起來的效果很好,而且這部戲的美術我也很喜歡。之後的韓國古裝片也許華麗遠甚,但就品味論,似乎總是略遜一籌。此外,美國在1988年上映的《危險關係》也很好看,還可以看到當時生嫩無比的烏瑪舒曼跟基努李維,不過電影就是按照原本的時代背景,所以在改編上不若韓國的有創意。

11. 末代皇帝
其實我是一兩年前才認真把末代皇帝整部電影看完,不過小時候對慈禧端坐在大龍椅等死的場景印象極為深刻。

12. 賽德克‧巴萊
此片在電影史的定位也許仍不明朗,但至少他開了幾個台灣電影的先河:第一部以原住民角度看待歷史事件的歷史劇,第一部大量使用賽德克語的電影,第一部長到要用上下集來處理的台灣電影。而當台灣有這種電影後,我們大概再也不會回去拍「梅花」或「英烈千秋」之類的題材了。

13. 海上花
黃建業曾經在課堂上提過張愛玲作品的改編電影,他覺得幾乎所有的改編電影都不好(當時還沒有「色戒」,不清楚他對「色戒」的評價),只有張愛玲改寫的《海上花》被改編的不錯。以侯孝賢這麼在意電影中演員的講話狀態,這部片其實破綻很多,演員的上海話南腔北調(蘇州腔、台灣腔、廣東腔),甚至清末當時根本沒有「上海話」,當時流行的是蘇州片的吳語,只是因為他們預設的觀眾群(台灣人、日本人、歐美人士)大多聽不懂,所以這塊就放掉了。如今這部電影有愈來愈多上海人看到,他們便以「地頭蛇」的姿態挑剔起電影裡演員的口音和遣詞。但,任憑中國有再多錢,迄今也拍不出一部品質與名氣可與「海上花」相垺的上海話電影。

14. 阮玲玉
我記得我第一次看「阮玲玉」,痛哭不止。但為什麼哭,我自己也說不上來。這部片大概是早期台灣很少數會以原音呈現的港片,我第一次聽到張曼玉的「原音」,才知道她原來有著低沉的嗓音。我也很喜歡片中的美術,如果要我描摹出一九三十年代上海的模樣,「阮玲玉」會是我很重要的依據。

15. 飲食男女
李安的電影,我大半都很喜歡。此片之所以印象深刻,可能是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的李安電影(反而「推手」我後來才看,也沒有從頭到尾看完)。小時候看還沒有什麼感覺,如今回頭看,才佩服李安的時代氣氛抓的很準。不過,他拍的雖是九十年代初期的台北,在某種氛圍上,更像是他營造出來的現代中國都市樣貌,誠如我前面所說的,那個年代是台灣懷抱中國情懷的最後一瞥。

點名就不點了,我只是寫好玩而已。大體而言我的觀影經驗還是很偏向華語片,好萊塢雖然在台灣大行其道,但我看得不多。又或者對我而言,好萊塢電影永遠與我有一層隔閡,畢竟我不是在那樣的生活背景下成長,他們拍攝電影的操作方式,固然是爛極而熟,但於我而言,還是不太認同。只是華語電影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今天看起來非常興旺的中國電影,那種被官方控制的娛樂工業,極其膚淺且扭曲,所以我很懷念九十年代那些「台灣資金、香港片廠、中國導演」的作品,如今中國有錢了,但導演的拍攝自由,也一去不復返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影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