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FONT BLOG有篇「GB 18030 就在你身邊」一文,講中國規範之正體字已經「入侵」台灣,漸漸成為台灣慣用之字型。這種變化我也有發現,特別是電子產品。這種「入侵」我認為與美感偏好有關,華文世界近來愈來愈喜用黑體字,在不另外選用特定字型的情況下,預設的黑體字 (或是可供選擇的黑體字) 都是符合中國的GB18030標準。而台灣的平面設計通常對「字的寫法」這種事情通常是毫無所感,所以即便用到中國的標準,也不會感覺到任何奇怪之處。依循中國標準的正體字,就這樣無聲無息的進入台灣人的生活當中。

以前馬總統還是台北市長的時候,有一陣子很在意中國字的稱呼,在媒體上高調推銷使用「正體字」一詞,呼籲盡量不要用「繁體字」這種中國本位的用法。曾幾何時,「馬市長」變成「馬總統」,但這個用語上的正朔之爭卻消失了。要稱「正體」還是「繁體」不再有人討論,中國的影響力卻日漸增加。不要說字型這種細枝末節的事情,簡化字早就成為台灣人生活的一部份。去下載APP,會發現所謂的「中文化」是簡化中文;小女生在網路上看言情小說,十有八九都是大陸網站用簡化字;就是不看小說的人,下載大陸翻譯的影集、電影、動畫,也都是簡化字幕、大陸用詞,就算是「繁中化」的字幕,也會不斷出現「頭發」、「公裏」這種程式轉換的錯誤。連台灣的出版業,也早就因為對岸翻譯便宜,大量引進大陸譯者譯文,即使編輯仔細校對了繁簡轉換的錯誤,將大陸用語改換成台灣用語,也改不了大陸人的行文習慣,其普遍程度,幾乎難以清楚辨認。

這絕不是什麼市場規模之類說法可以搪塞,不要忘記某種程度上,台灣仍是華文世界的文化輸出地,中國的流行樂壇幾乎是奠基在台灣與香港的發展上,台灣許多演藝人員轉到中國發展,拿著以前在台灣的那套在中國混吃混喝。當然,時光輪流轉,中國本來就比台灣大很多,中國在文化上強勢,這是對岸「強盛」後的必然趨勢,我並不認為我們可以逆轉這個趨勢。但台灣至少可以好好保護自己應有的文化內涵,這絕不是什麼自然而然,一定是刻意為之。文字的使用是一種,字型的取捨是一種,這應該是很鮮明的態度。

台灣不是不能抵抗這種狀態,就歷史論,台灣的書面語使用曾經獨樹一幟,擁有明顯的「本土風格」,陳培豐的《想像和界限:台灣語言文體的混生》對此有深入的討論。就現狀論,台灣電影近年的發展趨勢在華文世界極為特立獨行,呈現出強烈的在地性,用台灣的方言、講台灣的近代歷史,並大量運用台灣人才能理解的橋段與語言趣味,完全不去考慮另外兩個主要市場 (香港與中國) 接受度如何。如果我們討論「市場」或「國際化」,這種趨向實在是非常自溺、封閉、格局狹隘,但另一方面,這卻強化台灣人對自己的認同,透過影像的重新詮釋與塑造「台灣」的性格。我覺得這就是很好的文化抵抗,面對中國挾資金與市場試圖主導華文電影的風格與走向,台灣用自身的品味去篩掉過於「中國化」的電影。台灣的電影一度跌到谷底,就算出現復甦之狀,其市場規模也絕不可能與中國比擬,而且現實是,台灣電影人也確實不得不跟中國要錢要市場,並不比香港電影人來的有腰桿。只是我們終究有鮮明的台灣風格電影,堂皇占據黃金時段,與好萊塢大片相抗衡。台灣電影的現狀是非常激勵人心的例子,證明台灣不是不能夠,只是有沒有心。

若用比較俗氣的說法,這終歸是放在「文化」底下討論。電影如此,字型的選擇如此。台灣既然要在文化上有所發展,就是要鉅細靡遺,不厭煩苛,在這種事情上斤斤計較。粗淺而論,文化高明與否,不過就是可以處理到多小的細節。就跟音響的等級一樣,處理到愈小的細節,往往就要花費數倍以上的金錢與精力,顯現出來的差異愈微細。我昨天才看到一個網頁,談到好萊塢明星的試片軼聞,很多影星曾去試演某些大片,但最後仍是別人拿到角色。這些試演可不是只在導演前面念念台詞走走位,是真的開機剪片的「試演」,也就是說,除了我們一般看到的預告、正片、花絮之外,還有這種從來就不可能為一般觀眾所見到的試拍片。好萊塢對拍片上的開支,顯然遠不止是摔了多少盤子、做了多少套西裝,或是燒了多少模型屋而已,我也才驚覺好萊塢那種完熟的影像操作所為何來。這固然可以是規模取決高度,但也要有人擁有這樣的高度。台灣若無資金,我們也只能在高度上去努力,字型便是一例。而且就文章看來,中國在這種細節上的控制,顯然比台灣要明確很多,可見這絕對是「有心」,我們決不可忽視這種「有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