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本書我去年就買了日文原版,但囿於程度,沒有辦法看完,不過這麼有趣的書名,我就在猜或許會有人翻譯成中文。果然廣西師大就出了中譯版本,封面還跟原文版一模一樣。

此書叫做「中國化的日本」,乍看之下似是老生常談,不過我覺得「中國化」的說法只是作者用來吸引注意的用詞,容易與今日叫做「中國」的政權混淆。我覺得將「中國化」稱作「宋朝化」或「中央集權化」,或許更為準確,當然,也就沒有像「中國化」這麼吸引人。

由此可知,作者所講的並不是一個很新鮮的概念,他裡面所謂的「中國化」(中央集權化) 和「江戶時代化」(封建化) 其實可以對應西方的君權制度與莊園制度。他提到中國很早就進入「無歷史時代」──也就是由至高主權控制一切的時代。日本雖然幾次想要模仿中國的君權制度,反而退到中國在實行中央集權之前的封建時期,用重重的身分限制來確保社會穩定。這種穩定的社會在德川幕府時期達到高峰。但這種制度的弊病卻與日增加,最終在幾個因素交替作用下,日本進入短暫的「中國化」(中央集權化) 時期。

這種觀點其實頗為有趣,他用這套理論將我們覺得很是扞格的歷史變遷做出理想的解釋。不過作者強調他其實對中國史並不了解,這使我對他就中國歷史與政治的詮釋多少有種不信任感。特別是他提到中國自宋代以來一直就是中央集權的政治模式 (政治專制、經濟自由),唯獨明代例外。但我得說,共產中國的前三十年算是第二次例外。因為在這段時期,中國也經歷了類似江戶時代社會的限制與綑綁,這使得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物資匱乏。至於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則回歸到他的「中國化」狀態──政治緊縮,經濟自由。

他認為,日本在戰後回到江戶時代的狀態,雖然有過一段繁榮穩定的和平期,但副作用也漸次加深,如今正是「江戶時代化」的崩解狀態,日本要朝「中國化」的狀態走已經是不可避免。然而,日本嚴格來說並沒有真正經歷這種狀態,對社會的震盪必然劇烈,而且若是以此看待日本與中國的外交關係,恐怕未必是好事。

我在看此書時,其實真正在想的,是台灣。在看這本書時,我覺得台灣比較近似日本,因為戰後台灣政治實際上是延續日本統治台灣的模式,而日本統治台灣,照作者的說法,基本上也是按江戶時代的模式在進行。不過台灣畢竟不是像日本那樣,一直浸淫在那種制度當中。早年台灣的移民在經濟上幾乎沒有什麼限制,政治的約束力也不大,而且因為地處海運要道,剛好碰上世界海權的擴張期,台灣當時便靠著時代的契機,擁有與其草莽狀態不符的巨大財富。但台灣並沒有像中國那樣已經發展出綿密的宗族網絡,初有雛型的仕紳階級在日本統治之後,納入日本地方控制的一環,台灣的仕紳階級從此不再以血緣為連結,反而強調地緣,成為後來地方派系的蒿矢。

國民黨來台灣後,固然延續「中國化」的政治制度,蔣介石塑造成救主的形象,與過去君王權勢與德行相匹配的狀態吻合。但在地方政治上,國民黨卻沿用了日本的統治模式,攏絡各地世族,由他們出面安撫地方,並給予政治權力,使他們成為地方的主導者,有點類似割據的狀態。當然,在解嚴前的專制政治或解嚴後的民主化過程,真正的政治結構反而隱而不顯,被其他政治模式所包裝。

而與日本一樣,這種「江戶時代化」的政治結構也開始遭到挑戰。但和日本出現強人式 (帝王) 的政治人物不同,台灣則是以「民變」(政治運動) 的方式,由下而上的衝擊政府體制。台灣頻繁出現的土地重劃 (土地變更、都市更新) 案就是很好的例子,因為土地利益完全反映出地方割據的情況,而顯然此時中央政府就像個傀儡一樣,不是無能為力,就是上下相賊,基本上是毫無主導權的。而近來一次又一次的運動遊行,就可以看成是不會破壞社會秩序的民亂,雖然對政府的衝擊有限,但在我看來,卻是很重要的轉變,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中國化」的表徵。

這只是我的瞎想,並沒有嚴謹的立論依據,不像本書作者,雖然是以輕鬆的口語寫成,但背後都有嚴謹的學者立論。或許因為口語,這本書的翻譯尚算通順,拗口的地方我大概都當成是日語語法轉換不好的誤失,不算嚴重。不過本書譯者似乎對民主選舉所知不多,身為台灣人多應該知道選舉術語,他只能用日文的語境加以解釋,可見中國人,不要說是民主的內涵了,就是選舉這種皮相,他們所知仍然有限,即便在民主自由地區生活很久,少了實際參與,隔膜仍然很深。當然,誠如作者所言,「中國化」的制度本來就沒有民主人權法治這種考量,這是歐洲貴族制度的孓遺。但中國原本強調的禮教,也被中國自己丟棄盡了,使得今日中國特別有種野蠻之感,所以今天中國重拾儒家之說,也是很理所當然的發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中國化する日本 與那霸潤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