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8月9日

中國的銀行對我這個台灣人而言實在是不便到了極點,銀行行員散漫與粗心的程度也讓我嘖嘖稱奇。唯一好過台灣的,可能是他們周末有營業,但以他們的辦事速率,若不一個星期七天都營業,恐怕會發生暴動。

前陣子大遊行,台灣的網路新聞摘錄微博上中國網友的艷羨之聲,我只是看過就算,並沒有什麼感覺。但日昨跟這裡的幹部吃飯,提到此事,從他嘴裡吐出「唉呀我好羨慕啊」,整個感覺都不一樣。特別他提到就在台灣遊行前不久,中國也發生城管毆打路邊擺攤的老人致死的事情,這件事情最後的結果就是賠償六十萬人民幣了事。其實就我所知,中國類似人民冤死不公的案件多不勝數,也不乏有類似台灣替洪仲丘上街遊行的,但這類消息在中國幾乎傳不出去,在微博等網路社群空間存留的時間極短,雖然某些消息可以順利讓外界所知,但多數人從不知情。能像台灣這樣可以在網路媒體上一再發酵,絕無可能。也難怪那位中國的幹部如此感慨,不是這裡的人沒有良知,而是良知從來無法在此伸張。

所以,我在這裡生活,從不覺得台灣不如這裡。我很持平的說,這裡有很多東西,是台灣比不上的,但反之亦然。我看重的東西,這裡時常沒有,縱然有,也是鳳毛麟角。我在臉書上看到一篇評論大埔案的短文,基本上在說台灣面臨的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不是幾個熱血青年上街抗議就可以解決的。但我要說,有好過沒有。結構性的問題世界各國都有,台灣的狀態決不是例外,流於意氣的抗爭也是常態。但因為抗爭徒勞而成為說風涼話的鄉愿,就是比較好的辦法嗎?我絕不同意。中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為了自保息事寧人的舉措幾乎成為這個國家的準則,它所成就的就是一個表面太平但絕不宜人的社會。

深圳音樂廳

我們總是覺得台灣對中國還有一點點的競爭力,也很害怕中國很快就會趕上。但我同事講的話很發我深省,他說台灣與中國之間的差異,也許取決於最根本的心態問題,跟什麼進不進步沒有關係。我們去參觀這裡的音樂廳,館廳是由日本名建築家磯崎新所設計,巨大的金色柱子在挑高的空間交織成華麗的裝飾,極為大氣。音樂廳為島狀舞台,很有派頭。但這麼壯觀的建築物卻完全沒有細緻度,柱子有油漆剝落填補的痕跡,廳內木頭裝潢收尾的細節粗糙,我隔著很遠看都看得出來。我想這些細節不是因為他們做不到,只是因為他們覺得沒有必要。心態的落差反映出呈現出來的結果。台灣沒有做得很好,但我們一直在仰望日本的標準,覺得總是有進步的空間。我覺得中國普遍沒有這樣的認知,他們模仿先進的外觀,就覺得這樣足矣,如有任何「進步」,多半都奠基在功利的角度上。

此外,我活在一個簡體中文的社會,雖然沒有任何辨識上的不便,但很容易感覺到當中的粗陋之處。那種粗陋不僅是文字本身的粗陋,還有文句上的粗陋。不過也因為如此,當我發現有用到繁體字的時候,就覺得這當中必有其它的涵義。比如廣州的方所書店,所有的標示都用繁體字,連附設咖啡店黑板上手寫的咖啡名稱,都刻意用繁體寫就。這種用意頗值得玩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