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香港人研究台灣翻譯,煞是有趣。我在這環境太久,沒什麼感覺,還是要有「局外人」來看,才能看出一些別樣的趣味。台灣特有的翻譯便是一例。這種感覺,就像台灣人在看香港的翻譯一樣,什麼「士多啤梨」、「三文魚」、「西多士」,宛如天書。

台灣外帶飲料的風氣興盛,連帶飲料的名稱也花樣百出,其中又以咖啡的譯名最多,諸如拿鐵、歐蕾、卡布奇諾、瑪奇朵,都是咖啡名稱。但說穿了,這些名稱都是咖啡加牛奶,只是兩者比例差異而已。而這些名稱,後來又被手搖茶店借來用,什麼「紅茶拿鐵」、「紅茶歐蕾」,說穿了不過是奶茶,將奶精粉改為鮮奶,取了這種名字,價格就翻了兩翻。但究其譯名,到底從何而來,由誰開始,似是不可解了。

台灣晚近翻譯外來名稱,對能否忠實原音,似乎很不重視。這可能是長期取捨的結果,若有外國品牌來台灣,台灣的代理商總會專門請人想幾個響亮好記的譯名來選擇,是否貼近發音不是重點,而是要以諧音字聯想至產品特性,或是名字響亮好記的為上。久而久之,就成了台灣翻譯外來名稱的習慣。我也覺得音譯其實不太需要貼合發音,通順好記即可。畢竟在台灣,要貼近哪種語言的發音,就足以引來爭執,中共或將普通話的語音列為唯一的標準,台灣可不是如此。

不過像latte何以成了「拿鐵」這個ㄋ(n)開頭的詞彙,我逕自猜想,這恐怕是台灣人的懶音所致。由於愈來愈多台灣人ㄋㄌ不分,「拿」會發成近似ㄌㄚˊ的發音,所以成就了這個很有「動作」的咖啡譯名,想來這也是一種很奇特的台灣特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