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友人在臉書分享大陸片「請投我一票」的影片連結,他相當推薦,我於是好奇點來看。但看沒幾分鐘我就關掉了。雖說這是一部在討論「民主」的紀錄片,但我跟這篇文章「為什麼《請投我一票》的選舉是個偽命題」的看法一樣,片中的「民主」只是個偽命題,打一開始候選人出現就不民主了,後面什麼有的沒有的,就無需再看。

不過學生玩民主遊戲,倒是很常在台灣實行。雖說我的經驗已經跟現在的中小學生大異其趣,但我想流程還是在的。台灣的中小學,班上的各個「幹部」,除了剛分班不熟悉的情況下可能會由老師指派外,應該都是選舉出來的。台灣中小學的「班級幹部」名目很多,除了熟悉的班長、副班長外(從小就知道首長會有個副手),還有風紀股長、學藝股長、衛生股長之類,名目多寡不一而足,據說近年學生因升學需要,在「經歷」上常要有擔任什麼股長的,讓申請表格好看,可能又為此多了很多奇怪的股長也不可知,具體表現出我中華民族好面子好冗員的優良傳統。

選舉通常在班會時間舉行,顧名思義,就是班級的會議。台灣的中小學在每個禮拜的最後一日通常會排一堂課為班會,就是每週都要開一次例會。這種會不是隨便亂開,通常都要依循簡單的會議程序,還會找一個司儀主持,喊喊「主席致詞」、「討論提案」之類。絕大部分時候,這種班會只是做做樣子,有時甚至連做樣子都免了,直接拿來考試補課。但學期初的班會總是有件「大事」,就是選舉班級幹部,這大概也是唯一像是在開會的時候。

大陸紀錄片裡的「候選人」是不知道由誰指定出來的三個人(所以我看到這裡就關掉了),但在台灣學校,候選人是由學生提名的。基於公平原則,班級裡所有學生都可以提名,甚至可以毛遂自薦,唯只能提名一位,因為每個人只有一票。基本上,提名班長多半是品學兼優的學生,這幾乎成為一種潛規則,例外當然不是沒有,但鮮少會是一個在班上表現不好,或是無人注意的學生。所以從小台灣人就在這行禮如儀之間灌輸了如斯觀念:領導一個團體的人(雖然班長從來沒有領導過班級)一定要各方面無可指摘,才足以擔此大任──不管他到底有沒有意願或能力當班長。這種心態日積月累,最終讓許多台灣人都在期盼自己國家的領袖一定要是強人,或是個不世出的天才,他可以一個彈指就讓台灣邁向康莊大道,人人安居樂業,錢愈賺愈多,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在台灣的中小學校當班長是件很簡單的事,只要上課時喊「起立」、「敬禮」,負責收作業簿,午休時管管秩序,就能勝任愉快。班長甚至不需要代表班級的「民意」,不用調解班上同學的紛爭(調解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威脅「我要去告訴老師」),幾乎就是個尸位素餐的位子。從小我們就在學如何當個無用的高官,去習慣這種無用理所當然,因為眼前這個「班長」後面總有個真正有實權的「老師」。可惜我們的總統不是班長,沒有老師真正控管一切,但我們選出來的總統,仍差不多就是個班長的程度。

除了選班長,台灣中小學校的班級基本上會用同樣的方式選出所有股長,所以各個股長不是班長的「下屬」,是平行位階,而且往往在做實事(比如衛生股長就真的要負責班級周遭的環境整潔,還要倒垃圾什麼的)。這種奇怪的狀態,更顯得班長這個位子無足輕重,完全是可有可無,或許正如「偽命題」一文所言,這是中國官僚思維的產物,覺得既然有一群人,就必須要有一個領導。其實班級早就有個現成「領導」了,就是導師,而導師從來就不是由選舉產生的。

從大陸的紀錄片到台灣學校的經驗,我發現這挺能反映兩岸民主的情況。中共治下要呈現的「民主」是假民主,而且有意要醜化民主,否則片中不會故意讓學生有機會賄選,表現出爭權鬥利的醜陋嘴臉,就好像如今中共政權對其人民灌輸的民主觀念:民主這麼爛,不如就讓「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永遠治理下去,殊不知人民所看到的「民主」,根本就不是民主。至於台灣,則是半套民主,有民主的程序,卻抽空了民主的實質。學生煞有其事選了一個「班長」,卻沒有什麼實質的用處,因為真正控制這個班級的人,還是背後的導師。台灣縱然不至於把班長當成「Class Monitor」,卻不能防止班長自己成為Class Monitor,給老師打小報告,這種例子也是有的。而其他的股長,雖然也是「民選」,也有些實際負責的項目,但股長並不向班級同學負責,仍是向老師負責,彷彿台灣人只是用選舉的方式習慣另一種「老大哥」。另外,在我的年代,除了選舉,沒有法律保障的其他三項公民權利:罷免、創制、複決,所以我們只能選,不能廢,我不知道如今學校裡的學生可不可以「罷免」他們的幹部。但無論如何,台灣中小學所選出來的幹部,都只是在老師跟校方的巨大秩序底下的戲,我們這一演,就得演上十幾年。演久了,我們就當真以為,這就是民主的全部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