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史,歷時十五年的大正時期是很容易忽略的時期。在台灣,教科書會教到日本近代化最關鍵的「明治維新」,橫跨戰前戰後漫長六十餘年的昭和時期也為許多人所熟知,唯獨介乎其中的大正年號少有人認識。我對大正時期也沒有什麼獨特的認知,但因為大正剛好跟民國同時(大正元年由1912年7月30日起算),加深我的印象。在歷經明治天皇努力西化之後,大正時期可以說是「和洋交融」的時期,一方面日本的傳統尚未退去,但西方的觀念已經深入日本人的心中,或至少不再排斥。加上當時日本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漁翁得利,經濟繁榮、物質成長、思想蓬勃,被後人冠之以「大正浪漫」或「大正民主」的褒美之稱。

但本書的作者竹野民郎,反而想要打破一般日本史研究對大正時期的刻板觀點,對大正年間的社會發展有新的看法及詮釋。此書或可以看成竹野的翻案之作,因而縱然在規範上不甚嚴謹(他稱這是上課講義的整理),卻是一本頗具學術深度的書籍。有趣的是,他不時提到日本主流的學術圈總以馬克思唯物史觀的觀點處理大正時期的歷史發展,稱他們是「教條馬克思主義」和「實證主義」(頁221),認為他們的認知有誤。我不禁有點意外,難道日本史界是左派天下?我對日本史界實在陌生的很,也許是他個人的偏見也不一定。

也因此,他對所謂的「大正民主(大正デモクラシー)」說法不以為然,認為這種說法失之偏頗,也難以解釋何以昭和時期出現乖離民主的軍國主義。對他而言,大正時代是大眾文化的濫觴,而且更重要的,這段時期是強化愛國(天皇)意識的時期,與其說受到國際潮流影響,民主自決蔚為風潮,不如說日本此時為了要趕上西方強權,更加積極鼓吹效忠國家與天皇的思維。這個時期是日本一度國勢大盛的時期,當時日本已經有了台灣和朝鮮兩個殖民地,並且野心勃勃要入侵中國(二十一條),更受惠於一次大戰歐洲諸國無法對外貿易,亞洲地區的市場被美日兩國包辦,日本藉此加速資本化、進行產業轉型。因此,大正年間可以說是現代日本的奠基期,卻也讓日本開始變得貪得無厭,意圖染指中國,乃至西太平洋地區。

此書內容頗為紮實,也不致太過枯燥,但譯筆甚糟,幾乎是按日文直譯。而且書中最糟糕的地方,就是許多日文的漢字詞彙,幾乎直接照搬,致使以中文的角度來看,不免晦澀。比如譯文中用「場合」一詞,像是「屋主與租戶都不變的場合」(頁38),或應譯為「房東與租戶都不變的情況」;或譯文中的「街」,像「混亂的街─東京」(頁54),實在應該翻譯成「城市」才對。其他諸如「賽錢」(香油錢)、「板張」(漿布用的板子)、「浪花節」(大阪調)、「吳服」(和服)、「生命」(人壽)等詞,都應該翻譯成適當的中文,否則對日文毫無所知的讀者而言,無異霧裡看花。

而且這本書並沒有提到殖民地相關的問題。實則大正年間,台灣開始真正出現所謂的「台灣意識」,諸如內地延長主義、撤廢六三法,到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都與日本當時的社會風潮有所關聯。比如竹村非常重視日本女性在海外從事性工作的問題,在研究當時日本性工作者在海外的狀態時,也同時討論到想要廢除妓戶的「廓清會」,當中的參與人士多為日本基督徒。同時,日本基督徒對台灣的請願運動也佔有相當的比重,可以看到日本基督徒在信仰的驅使下介入的運動,剛好若干符合當時西方的進步思維。然則這些議題,或許仍得由台灣人的角度來看,才會有更加深入的研究。
arrow
arrow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