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拖拉拉到現在,我才去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雖然我一直有看此片的打算,但總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耽擱。真正讓我打定主意要看的理由,竟是因為此片在香港上映引發的反響,連詹瑞文新戲都要搭這股風潮。到底這齣戲什麼地方獲致港人如此高的共鳴?我實在非常好奇。

我不是香港人,很難理解到底香港人喜歡此片什麼地方。但和港產片相比,近幾年台灣的電影,多數都有種粗糙而樸拙的情感。「那些年」也有,還外加一種「傻勁」──導演(兼劇中主角本尊)的傻。它還是個夢──姑且稱之為台灣式的「美國夢」──誰能寫作寫到功成名就、遠近皆知,還有人出錢拍一部自傳電影?九把刀做到了,成績好的令人羨妒。

香港人興許連電影也不敢作夢了,所以他們把憧憬投射到一部台灣電影上頭?還是說,香港人不時興拍自己的青春,只好拿九把刀的青春來緬懷?

近十年來,台灣出現已高中生生活為主的電影內容,但不同於好萊塢的YA片和日本描寫中學生問題的電影,台灣這種類型電影往往帶有懷舊情緒。也就是說,這電影不是專門給高中生看的,而是給「大人」──主要是在台灣「黃金年代」成長的五六年級生──看的。「藍色大門」和「不能說的秘密」還不太明顯,但最近幾部戲:「九降風」、「艋舺」、「這些年」就很清晰,搭配當年的流行歌曲、時代風尚,輕易勾起「大人」的青澀回憶。「懷舊」在台灣儼然成為潮流,像之前演眷村的連續劇爆紅之後,表演工作坊的「寶島一村」更順水推舟,一路紅到對岸。相較於中共現在用大製作的歷史大戲來重定正朔,台灣更重視個人的記憶,無論那個記憶是戰敗遣返的日籍教師、狼狽來台的國民黨軍隊,還是荒誕青澀的高中生活。

我有時會覺得,這是台灣人在集體逃避,藉著大銀幕躲進那個曾經富足、曾經美好、曾經躊躇滿志的過去。那時職棒尚未簽賭,那時唱片可以賣破百萬張,那時張雨生還活著,那時還沒有大哥大、沒有網路,沒有金融風暴和九二一。那些曾經。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九把刀 那些年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