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jpg

Marco Alfieri,2011年10月12日,LA STAMPA(英譯連結

武清─這裡有窄巷、廣場、商店裡賣著義大利品牌,還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只是這大衛不是裸體的,他反而穿著牛仔褲,提著購物袋。但這種情景並不違和,畢竟這裡不是義大利佛羅倫斯,而是佛羅倫薩小鎮(Florentia Villiage),中國第一座義大利風格的特賣商品城。

這座商城位於武清,在北京和天津之間,它幾乎是百分之百義大利製造。位在米蘭的建築師Massimo Roj負責監督設計及施工,並由佛羅倫斯的RDM集團和零售業鉅子Waitex聯合投資,負責這個計畫案的發展與管理。事實上,RDM已經有幾個計畫在運作了。去年它投資一百萬美元在中國城市週邊的五個豪華開發案,下一個即將開幕的案子靠近上海,介乎浦東國際機場和即將完工的迪士尼樂園之間。在中國,這類折扣商品購物村突然間變成熱門的大生意。

中國身為仿冒品大本營,在經營上很難不受便宜的衣物侵擾。但這裡也是奢侈品的重要市場,讓人寧願到這裡投入經營。Zegna、Armani、Ferragamo、Prada、Fendi、Bulgari和Moncler都在佛羅倫薩小鎮的「聖喬凡尼廣場」開設店面,Tod’s、Frette、Piquadro及Brooks Brothers也有店面,靠近「羅馬劇場」(Colosseum)。而延著「大運河步行廣場」,消費者可以逛Satchi、Esprit和Pal Zileri。

而在徒步區盡頭處,有一間叫Bella Vita的餐廳,這裡可以找到類似的木頭桌椅和食物口味。讓人在盡情購物之餘,還能飽享義大利風味美食。「我們生意不錯,很多人在這裡吃披薩和義大利麵。」經理Samuele Rossi說,這裡甚至有中國不容易找到的義大利紅酒。

過了「里亞托橋」(Rialto Bridge,原橋在威尼斯),接近尚未完工的「聖卡羅廣場」,一間運動衣賣店外面的牌子寫著「即將開幕」。十幾位工人正在整修花圃和路牌。若全部落成,佛羅倫薩村將會有兩百二十間店。第一區已經在六月開幕─開幕儀式用威尼斯式的化裝舞會和煙火施放。第二區預定這個月開幕。

「重建義式風格並不容易,」建築師Roj說,「作這些建案時,細節往往造成很大的差異。要求中國工人做出義大利式的粉紅石牆、壁柱、結構和銅造排水管相當困難。但我們做到了。」

florentinavillage_0.jpg

就跟義大利一樣,只是更親切

武清位於北京和天津之間,距離兩地各自有一百公里遠。五年前,兩個都會區間相隔一百三十公里遠,但逐漸擴張的都會區讓他們愈來愈近,並逐漸吞併掉原本隔在中間的田地、森林和池塘。北京和天津兩地的人口加起來約三千五百萬人。來往兩地可以搭乘漆著藍白色的高鐵列車,間隔十分鐘出車一次,需時二十五分。

佛羅倫薩小鎮的地點相當優越,因為鄰近火車站。乘客在近中午的時候開始出現,他們身穿西方服飾,年輕富裕,而且顯然都是中國人。他們都喝瓶裝的綠茶。到了下午,許多女性開著休旅車來到商場,他們只穿有牌子的衣服。他們喜歡在週間的時候來,好躲開週末擁擠的人潮。這裡也有許多女孩,跟著他們父母一起來,夢想可以在這些精品店找到工作。

佛羅倫薩小鎮是義大利各種事物的奇怪組合。它既綜合藝術、文化和時尚,也將威尼斯、佛羅倫斯和羅馬拼組在數公頃的土地內。純粹主義者無疑會駁斥這種東西非常俗氣,和拉斯維加斯出現在中國差不多。但對許多中國人而言,這是他們有史以來最接近義大利半島的狀態。如果這些人真的到了義大利也許會很失望,因為他們會聽不到歡迎的招呼聲,注重細節的服務,高效率的旅館和運輸系統。

RDM亞洲區總裁Ivano Poma已經在中國居住十七年,對這裡的市場知之甚詳。「這一地區的人均所得是全中國成長最快的地方。我們的市場規劃鎖定天津,是因為這裡一般時間並沒有像北京有那樣多樣的娛樂選擇。」他說。

他說,佛羅倫薩小鎮的目標,是要達到每年一億歐元的營收。「現在我們每天有一萬到兩萬五千名遊客。跟其他中國的商場比起來,我們有許多新富階級喜歡的大牌子,」他們對週邊的住宅區進行推銷。照這樣看來,要達到一億歐元的目標,似乎不會有太大問題。

後記

每次都在翻譯這種獵奇式的新聞,實在不太好。這麼說來,我挑選大陸新聞的品味,好似也沒有好過台灣的新聞記者。但看完這則新聞,我不得不感到有些意外。這不僅僅只是單純的複製歐洲,而是歐洲的商人來中國販賣「歐洲想像」。撇除掉建築、雕塑和運河,他們實際上在賣的,是歐洲品牌的過季時尚,用「歐洲」包裝歐洲。

我還真的在網路上找到這個「佛羅倫薩小鎮」的網頁(連結),果然,它就是一個純粹的購物「城」──真的是座小城。每間房子都是一間商店,各種精品應有盡有,甚至有快餐店。除了文中提到的義大利餐廳外,還有肯德基或必勝客。

我忘記是從哪裡看到還是聽到,有人感嘆台灣當年最富裕的時候,並沒有及時把握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不像中國,有人專程組團,一群青年學生專門參觀歐洲各大博物館,仔細聆聽講解,開始厚積他們的文化實力。但在這篇文章中,我看到的卻是另一個極端:把歐洲跟奢侈品畫上等號。所謂的歐洲,不過就是各大設計師品牌,以及奢華的象徵。而去歐洲,就是瘋狂購物,像我之前翻譯的一篇文章所寫的,中國人忙著逛路易威登、香奈兒、老佛爺百貨,一路購物成了他們歐洲之旅的重頭戲。

當然,台灣也是。迄今為止,我還是很常聽到專程去歐洲買奢侈品的人。反正去羅浮宮票又貴地方又大東西又看不懂人又多,不如把錢省下來多買一雙鞋子,買到賺到。可惜台灣人終究不若中國人,我們一個人抵他們十個,他們還是綽綽有餘。我想義大利人大概是看到疲弱的義大利經濟只剩下中國人可以支撐,乾脆把義大利搬到中國來,讓他們不用多花機票錢,讓他們賺更多。物慾的歐洲,由歐洲人自己落實。有錢能使鬼推磨,中國人可說實踐的非常徹底。
arrow
arrow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