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 Anderson (Resident Handa Fellow at the Pacific Forum CSIS)
THE DIPLOMAT, July 13 2011 (原文連結)

F16


歐巴馬政府害怕破壞與中國解放軍得來不易的軍事聯繫,對台灣海峽日益擴大的空防力量猶豫不決,愈發顯明。有報導指出,歐巴馬政府試圖阻止輿論發現他們拒絕出售F-16 C/D型戰機,對台灣施加壓力,要台灣不能提出購買要求。

於此同時,歐巴馬政府對於提升台灣既有的F-16 A/B型戰機含糊其辭。即使沒有艦載機聯隊或新的第五代隱形戰機的佈署,中共空軍在數量和品質的提升已被認為有能力在台灣發生狀況時佔有優勢。體認到空中優勢的趨勢已轉向中共空軍,軍事分析家和部分國會議員如今正對當局施加壓力,要求他們落實台灣關係法,對台出售更好的配備。

爭議的來源來自美國與中國於一九八二年簽署的第三份聯合公報,當中美方承諾中方將逐步減少對台軍售,其目標是到某個日期完全停止。這個條約使得爭議不斷,而且看來會一直持續到不久的將來。然而,對於當前狀況的難題,可能需要迅速靈活的反應。

和過去第一個不同之處是,若到今年年底以前都沒有新的訂單,F-16的生產線可能會從此關閉。表面上看來,這是軍火業促銷的典型手段,好推銷軍火以增加收入,並保住工作。但這次情形有異。F-16生產線關閉後,就沒有相似的美國戰機賣給台灣。其他國家的軍事力量為了不想觸怒中國,出售飛機的意願也不太高。除了F-16,解決問題的選項只剩下性能更好的飛機,像F-35。如果北京強烈反對將F-16賣給「叛離的一省」,出售更先進的戰機大概會讓中國抗議的程度成等比增加。

另一個不同處是這個爭辯剛好伴隨著美國選舉時期。對台軍售之前是美國總統選舉政策的一部分。然而,對中國潛在威脅的認識有著不尋常的高漲,對決策者和一般選民而言,中國的崛起已經超越美國地緣政治的算計成為首要的議題。上次的期中選舉出現反對迎合中國經濟的趨勢,自此之後,中國的好戰性格在許多美國人眼中形象大壞。至於處於劣勢的台灣,其自由、民主的社會形象,如軍售議題持續發酵,將成為美國下次總統選舉外交議題的亮點。

目前情勢最後一個不同之處在於,北京和華盛頓在下次台灣大選中罕見地有個共同利益,即兩者均屬意馬英九當選連任。但為保障勝選,馬應該會向台灣選民證明他的親中政策沒有出賣台灣主權。為了爭取連任機會,他會向台灣選民展示他仍以武力防衛台島,避免解放軍以武力攻台。對馬而言,美國軍售是明確的訊息,充分表示他堅定保衛台灣的企圖。某次事件中他不認為軍售對於維護安全有何必要,使國民黨面對台獨傾向對手的挑釁行為和言論,並迫使馬往中間路線靠攏。

同時在中國,面臨到究竟是現在美國賣的較不具空中優勢的F-16,還是未來F-16生廠線關閉後,美國賣出更先進的戰機的風險。兩害相權,解放軍應該會選擇美國賣給台灣六十六架比較舊式的F-16,而不是潛在數目更大、更先進的戰機。未來的軍售可能數量更多,因為軍售要符合台灣受到的威脅評估─根據台灣關係法的條款─這也解釋了台灣關係法的功能。這些評估必然根據中共空軍能力的增加,為符合台灣關係法的規定,增加對台軍售變得相當必要。

如今還有一個推動對台軍售的動力。在台灣,軍售是馬下次大選的憑恃,如前所述,軍售對馬來說是可以杜絕挑動指責他親中賣台的保護傘。至於與此相關的另外兩位主角,軍售案有可能在北京政權轉換前偃兵息鼓,而美國的政治風向也因為總統選舉變得敏感。

另一個利於軍售的可能,係能減少在其他事情上破壞中美軍事聯繫的傷害。中美軍事關係的問題在於無法一直持續,若再有其他的破壞,軍事關係將無疑有所倒退。然而,中國最高的軍事決策機構─中央軍事委員會,極有可能在二零一二年的黨代表大會上走馬換將。所以,許多目前政府正在接觸運作的議題可能再一年後便煙消雲散。因此,冷凍一年的軍事關係─大概是一般中國抗議軍售的時間長度─可以因為美國軍方接觸新一波中國軍方領導人而開始解凍。

最後一個迫切的動機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仍在掌權。相對而言,胡錦濤成功的証明大陸可以透過外交手段從台灣得到更多收穫,而非用軍事威脅。他還在過去九年間以決策者的身分牢牢控制著軍委。也許有些要素可以讓胡錦濤跛腳,但這只會讓二零一二年來臨時變得更糟。可想而知,新領導群對於掌控軍委和解放軍仍有很大的不安感,後胡時期的政治環境會變得更為緊張。我們可以用九十年代中期台海危機中江澤民的狀況來推測,當李登輝在台灣從事一系列挑釁行為時,當時的江澤民還沒確立其牢不可破的領導地位。由於這種不安感,江被解放軍鷹派所挾,被迫同意讓他們從事軍事威嚇的手段好緩和他們的怒氣。

顯然如今正是對台軍售的時機。雙方可能都預期若F-16軍售案停滯不前,直到生產線停產,那未來就只有性能優越甚多的機型可供選擇,這很有可能使對台軍售一案,必須連帶讓中美的軍事關係蒙受過高的代價。在此邏輯之下,F-16可能是台灣關係法的突破點,既對中國而言是個勝利,對美國決策者而言,也是個把台灣關係法從棘手的問題轉成國內議題的解套方式。但,這種預測太異想天開,也潛在相當的危險。

中國不再只是一個貿易夥伴或區域性的頭痛人物,當愈多美國人認知到中國是個全球性的對手,感覺到其修正主義和不滿於現狀的目標,美國決策者也愈難對中國的要求示弱。亦有跡象表明,中國正失去美國最重要的遊說團的支持。隨著大型企業在中國營運或發展市場,他們感到夢想幻滅,不再是原本想像中誘人的商業環境。

原本中國期望支持台灣關係法的比重能逐步減少,但中國在美國不斷下跌的輿論觀感,反而促使在政治上推動對中國更強硬的政策。試圖將台灣視為「新慕尼黑」的觀點驅使美國選民和民意代表能更公開支持對台灣的軍事協助。這將會扭轉許多從中美關係當中所取得的成果,並可能導致災難性的衝突。

所以,若要在各方維持既有利益的情況下維持海峽安寧,通過F-16對台軍售案會是個比較好的方法,無論這看起來有多麼違反直覺。

相反地,拒絕F-16軍售案只會讓問題惡化。出售F-16 C/D型絕不會關於軍售的辯論,但卻可能解決目前的爭執並換取足夠的時間去避免來幾年政治動盪中更為複雜的決策。顯然,如今三方都有理由去支持F-16軍購案了。在此狀況下,檯面下的外交活動和非官方協商可以確保當前台灣海峽的安寧穩定。但是時候要行動了。
arrow
arrow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