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入伍後的第一次休假。一如往常,和我的許多「第一次」經驗一樣,對於當兵的感覺,形諸文字自是在所難免。

之前聽人當兵,即便是自己的親兄弟,一直都有種隔閡。雖然今日當兵的狀態遠非昔比,時間也一再縮短至現今的一年,但我一直有種根深蒂固的認知:我並不適合當兵,會很適應不良。所以有意無意,我都很抗拒這一天的來臨。

終於這天到來,我的成見使然,當兵儀式果然跟我內心頗為扞挌。體力上的疲累或是不充裕的物質條件於我而言不是最難以忍受的部份,而是軍隊中所呈現出來的整體氛圍,讓我難以忍受。

比如說,軍隊大概是我所理解台灣社會中最充斥形式主義和儀式性質的地方。任何事情一旦進入軍隊,幾乎立即變調成徒具形式,比如防疫,由於之前一批新兵在營區爆發大規模的感染,甫一進去,我們就必須戴上口罩。但這種用完就得丟棄的衛生用品,它們卻要求我們一戴就是兩三日,被汗浸濕了、上面都有鹽結晶了,還是在戴。又比如每日定時測量體溫和紀錄飲水量,喝水歸喝水,寫在紙上永遠是那一成不變的數字,而為了標示測量體溫合格的圓形貼紙,在軍中,也徒具「貼上去」的形式。諸此做法,與其是在確保入伍新兵的身體健康,毋寧說是確保這些肩負責任的軍官們能夠免責──因為有了形式,那些立委媒體也只是看個樣子,至於戴了兩天不織布口罩能有多少程度的防疫效果,並不在考量的範圍之內。

至於儀式性質,則是軍隊裡所教的專業技能。台灣承平日久,也因為其特殊的國際地位,鮮少有什麼機會參與國外的戰爭,所以我總覺得,教導新兵的基本技能,宛如陳舊的骨董,原本在戰場上的實際應用的招式,約化成種種口訣、格套,變得高度儀式化。這種情形在其他地方也有發生,像汽車駕照的路考,那種「左邊打幾圈,右邊打幾圈」的固定「解題招式」,完全無助於真實情況的倒車入庫或路邊停車,只是為了拿到一張證照。但,我們因著真實的道路情形知道路考的虛假,但我們沒有真正的戰爭強況對比出新兵技能的乖離,當新兵背誦「敵火下作業」,像背書那樣喃喃念著「水平取出土工器具,轉側身向左,先挖右側土,將土前送成胸牆…」,然後拙劣的跟著動作。我很難想像這種情形放在現實的戰爭情境,就算是動作流利的士官,真正面臨戰火,就會產生效用嗎?我心裡難以停止這樣的疑問。

我認為台灣詭異的軍隊現況,完全基於台灣不明朗的國際處境和不明晰的國家走向。前者讓台灣處於似乎會發生戰爭,卻長時間沒有戰爭的現狀;後者則讓軍人的愛國精神變得曖昧,支持台獨的人,也有可能是「中華民國軍人」,不僅要對著國旗國父敬禮,還得頭頂中華民國的國徽。於是乎,當那些軍官在向新兵鼓吹志願役時,只能不停提及薪資、軍人福利、退休俸之類的好處,打心底認為軍人時無異於公教人員,不過就是國家賞口飯吃。我們都忘記軍人是要冒上生命風險的工作,除了領薪水享福利之外,也要想著有一日得為了素不相識的同胞擋死。所以我們才寧願讓多數毫無意願成為軍人的男性去當一年的義務役,學了半生不熟的伎倆,領那少得可笑的薪餉,還說這叫「成為男人的必經過程」,卻不願用多一點錢訓練一批真正可用的人,能夠實際上場作戰,真正擔負保衛家國的重任,荼毒台灣數世代的男性,迄今未歇。

當兵可能唯一的好處,大概是它能打破階級的藩籬,讓原本沒有機會碰到的人共處一地。但軍中並不是社交場合,這種好處恰巧反映出台灣制度的乖違,乃至於背離時代的見證。而且我隱隱感受到,由於軍中統一的要求和思維模式,某種程度抑制台灣男性多元化的發展。在某些情況下,軍事用語或思維成為台灣男性表達的基底,於我而言,其實是很貧乏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