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竹中女士以其夙願而寫是書,乃近代台灣研究之創舉。然而不知是否戰前日文語法與戰後不甚相同,抑或譯者功力欠佳,其中文翻譯常曖昧難讀,間有語焉不詳,行文頗不流暢。

2.
或云日本初有台灣,係一貧窮之國欲治理富裕之島,似乎與事實相差未遠。竹中亦於書中屢屢提及日本自明治以來,經濟時常處在不景氣的情況,雖有台灣、朝鮮、樺太乃至滿洲等地資源,幫助仍很有限。台灣一地雖經濟成長繁榮,亦是少數特權或擁有土地的台灣人所享用,多數平民階級的日本人及台灣人生活其實不易。

又我心裡曾有疑問,台灣和朝鮮同為日本殖民地,何以兩邊的當地民眾對殖民政府的態度有明顯的差異?竹中書裡略有提及,她寫道:「熟知台灣及朝鮮兩地的人認為,朝鮮的內地(日本)人一定較滿足於現狀,…原因是朝鮮的內地人對朝鮮人非常強勢,在台內地人只要出現那樣的態度,經濟上就會受本島(台灣)人壓迫。」(頁355)由於台灣人在經濟上的強勢,使一般日本民眾無法在農業或商業上競爭得過台灣人,相較之下,朝鮮人則因為沒有經濟上的強勢,就容易受到日本人的宰制,似是如此。不過這也反映出台灣長期處在帝國邊陲,缺乏政府庇蔭的台灣人,只能透過增加財富來抵抗外來的天災人禍,讓台灣人變得汲汲名利,說來也是不得已的。

又,作者亦提及朝鮮人文治發達,為台灣人所不及。朝鮮長期漢化,以儒學興盛為榮,貴族兩班和士大夫均是能詩能文的儒士,不似台灣遲至明鄭才有儒學教育,嘉慶以前除府城以外,幾乎沒有知識份子,而到割台為止,台灣沒有出過一位狀元,可見兩地文教差異如此。這在後來日本殖民的教育政策上也可以看到,台灣早在一八九五就納入日本統治,卻到大正年間(1912-1925)才普設中學和職業學校讓台灣人升學。又藝術活動上,台灣舉辦官方展覽會的時間也晚於朝鮮,台灣當地的藝術形式在官方亦遭受打壓。

3.
竹中寫原住民的部份總有一點將他們視作「高貴的野蠻人」的心態,轉述當時人的用詞,將他們的行徑比擬成《古事紀》裡的日本先祖,放在今日其實不甚恰當。由於出草的行為讓原住民的文化被視為野蠻落後的象徵,這點即便是竹中也認為是原住民的劣習。然而日本人殘忍的屠殺原住民,豈不是比原住民顯得更為野蠻無文?雖然竹中加以批判,但行文中仍不免有點偏袒日本統治者的一方。竹中特別提及當時反對「理藩政策」的日本人森丙午,是難得敢直接批評當局作為的人,但卻在坐船時無故葬身海底。雖然竹中並無做任何猜測,但我想這必然有外力介入使他死於非命。

4.
看此書讓我想到之前讀完的《行過洛津》。施叔青寫的雖是小說,但其歷史資料之多,也差不多是在看清代台灣史了。我不禁感慨台灣歷史之短促,而台灣人民如此之健忘。但這容或是移民社會之常態,新移民不識過去,而之前的人也無意去提起。過客的心態自乾嘉時期的漳泉移民,殖民時期的日本人,到光復隨著國民政府來台的大陸各省民眾,都是如此。今日復有外籍配偶及其子女,不斷更新的移民,使台灣的歷史不斷歸零,過去種種,好像神話傳說一般,都難以傳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