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第二天,趁著人潮尚未湧現的週末前一日去看吳宇森的《赤壁》。沒有意外,沒有驚奇,鋪陳內容中規中矩,也不致讓我擊節叫好。就八千萬美金的製作而言,雖然看得出用錢用力的地方,仍不夠細緻。

這是我一向的壞習慣,我總不能免於用電影美術來評斷電影水準,比如挑剔片中建築物充滿問題(赤壁還出現一個疑似仿自日本鳥居的東西),挑剔戰船(看得出來完全出自於想像)。但相較之下,仍比《滿城盡帶黃金甲》或《夜宴》來得考據詳實,在歷史劇中算是講究的。

美術有講究,就顯得角色對白之粗疏。也許受到羅貫中影響,我總認為在講三國歷史,一定得文白夾雜才顯得出時代感,以前大陸拍《三國演義》,當中台詞也是文白夾雜。《赤壁》好些對白太白話了,我聽著很刺耳,與他們的裝束與背景格格不入。更進一步挑剔,我看到大陸網友說趙薇講的「匹『女』有責」根本有問題,我倒認為,反正是戲,大家也知道當中不免加油添醋,比起來,「萌萌」還比較讓我驚一點。

華文戲劇較之於英美日本等地,似乎很不注重語言,像口音、腔調、方言、時代性用語等等。現在的歷史劇都有這種問題,用語和句型結構太現代,一點也顯現不出歷史的氣氛,大陸人甚至還愛畫蛇添足,搞一些奇怪的說話方式,不倫不類。比如帝王降旨,看習慣以前李翰祥的片子或早期台灣拍的連續劇,總是宦官在前面宣佈,真正發命令的人只要坐著就行了,哪需要皇帝自己開口,還是明擺著背台詞的腔調。接旨的人通常就講「遵旨」、「領旨」、「謝陛下隆恩」之類,也沒有那麼多奇怪的口號(我記得《夜宴》好像是說「諾」,《赤壁》…我忘了)。《赤壁》算是收斂的,但有些對話仍是會扭到耳朵。

發音也是一個問題。很多台灣人以為對岸的「普通話」較「國語」正確,其實不盡然。他們將很多破音廢除,台灣反而多保留了。像「暴露」的「暴」念成「抱」,聽在我耳裡極不舒服,彷彿五臟六腑都要「爆露」出來似的。《赤壁》裡把「騎兵」的「騎」念成「奇」,我聽來也很奇怪,腦子不斷有聲音「你念錯了你念錯了」。無奈現在的中文是對岸主導,台灣的「國語」反而成了旁枝末流。

好吧,其實這部片,最最讓我生氣的,是我根本就沒有看到赤壁之戰。當我還在納悶,都演了這麼久了怎麼連「周瑜打黃蓋」都沒有的時候,突然銀幕冒出「赤壁之戰」四個大字,緊接著是「下回分解」。我傻了大概兩秒後,就以極快的速度離開戲院。還有下集?我還得再來看下集?整個無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