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在學校看了王爾德的《不可兒戲》,今天又看了品特的《紀念日》,都是經典的劇本。拿來給大二的學生演,多少感覺有些駕馭不佳,卻不失是很好的磨練。

《不可兒戲》是導演課的呈現,重點是導演對文本的詮釋。因為人數多,劇本切成一段一段的,段落之間的情緒並不連貫,在看的時候頗感困擾。我只是捧演員場,上半場演完了就先行離席了。上半場三個導演各有妙處,但我覺得第三位較好,也許是觀眾對笑點的反應比較明顯吧。王爾德的作品大概太貼近當時英國的社會背景,現在用中文演出反而過於隔閡,總有搔不到癢處的感覺,演起來乾乾的,不夠飽滿。

相較之下,品特的劇本就稍微好一點。但這齣戲我也不很投入,表演者的演出不免顯出生澀,使得文本中錯亂不知所云具威脅性的語言力道不夠強勁,一樣感覺乾乾的。遇到品特這種劇本,角色得有非常成熟的肢體表現和細膩豐富的情緒,才能使語言的荒謬性得以突顯。有時表演者過份的表現,反而降低觀眾對劇情的理解,好像C組李查廣東腔的國語,引來太多的笑聲,卻因此無法仔細聆聽他的內容──但品特的劇本,似乎並不是這麼需要仔細聆聽,這容或是別一種效果。

又,C組的演員有著極驚人的明星臉,讓我每每以為真是明星們在演戲。演藍的人長得像蔡岳勳,茱長得像侯怡君,噗很有劉嘉玲的氣息,馬則像我印象裡的駱以軍,酥雞長得像陳孝萱,垃圾像聶雲。這種組合真是挺有趣的。不過也因為頗為相似,害得我頻頻分心。其他三位侍者李查、松雅、服務生也有相似的臉孔對應,但一時想不起是誰。總之,真的是明星臉大集合,這班很有明星潛質。

歷來看這種課堂呈現時,總會有相識的同學捧場,並且在演出時報以熱烈的笑聲,這場也不例外。但我覺得這場演出的觀眾顯得特別失控,不僅笑得很突兀,還笑得很奇怪。戲劇系雖然可以允許作怪,但看戲這事,怎樣都有一點社交的成分在當中,符合社會大眾的常態,應當算是基本禮儀罷。而且Vicky老師匠心獨具,在服務生最後一大段口白因著台詞裡出現「耶穌」一詞時,眾演員排列成《最後的晚餐》的畫面,笑果十足。無奈當場似乎只有我跟另一個美術系學妹完全掌握到此一笑點──當然,有「符合社會大眾的常態」。這些發生在觀眾席上的「戲外戲」,算是欣賞此劇的額外插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