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墨‧羅比特先生厚愛,又一次串連,寫五位我喜愛的作家。我讀文學作品極狹,多半是散文隨筆,小說看得不多,詩尤其少。而且我很懶惰,都只揀些已經饒負盛名的大家來唸,沒有勇氣也沒有閒錢去嘗試一些陌生名字,其實有點可惜。

張愛玲

接觸張愛玲的作品,只是這一兩年的事情。比起小說,我更喜歡他寫的散文,像是身邊瑣事,或是略帶學術性質的文章。沒有刻意的鋪排,信手拈來,反而更為清雋,不像小說那般淒情。我很喜歡看《對照記》,一來像是在翻看別人家的舊相本,二來也較小說好入手,不用從頭看到尾。

董橋

我讀董橋的第一本書,是《回家的感覺真好》,從此喜歡上他的文白夾雜、中英融通的散文。他寫的內容常常旁徵博引,舉重若輕,意在言外,很有老派文人的風格。只是一點,他是現任《蘋果日報》的社長,報紙的風格和他的文字風格距離太遠,害我很不習慣。台灣的《蘋果日報》雖然也有專門的評論,但往往被巨大聳動的標題圖片給吞沒,更像是聊備一格的擺飾。不過我發現到,好像是有這麼一群人,出身很好,學養也不錯,喜歡沾染一些舊式文人的癖好,位子做得不低,但不太管事情,彷彿那個職位是個閒差。最近買了董橋的新書《記憶的腳註》,絨布外皮平添一份清貴,更接近董橋文字的風格,當中有他所藏的字畫,兼談一些兩岸的陳舊往事,隔閡太遠,反而有些看不入眼。果真有年齡造成的距離。

舒國治

舒國治的著書極少,文章多散載在報章雜誌上,頗難得見。我只買了一本《理想的下午》。是豬頭三處的介紹後,才知其人,復被文章吸引。舒國治和董橋都有老派的文風,但董橋帶有英國士紳和中國宿儒的齊氣,舒國治則是秀雋清癯,淡練的文字透著溫度,對我而言是極為動人的文章。董橋的文字是可以力強而致的,但舒國治學不了,乃心境的反應。我想豬頭三應該比我理解的更為通透。

陳文茜

我其實不把政論文章視為寫作。既是論政,引證確實,文筆通順就好,談不上什麼技巧或抒發(情緒發洩,對我是有的)。我自己寫政治性文章都覺得功力退化,只是把字湊在一起,但陳文茜寫的政論文章確實是好,一如她的口才,切重要害而充滿機智(wits),文筆如行雲流水,扼要明快。她也是博學強識之人,許多片斷的知識在她的腦海中拼組成面,並且可以在大堆資料中抓出重點,看得出她社會學的背景出身。她也寫一些遊記雜文,政治的部分淡了,卻有一種愁緒。也許是感慨時事,也許是感慨自己,說不清楚。

林文月

我喜歡林文月,其實是因為看她翻譯的《源氏物語》,後來也看了她的幾本散文。我本以為林文月專長為六朝文學,白話文也應該趨於工麗(這是我在看《源氏物語》的感覺),但高中選了她的一篇〈蒼蠅與我〉,讓我頗感意外。她的散文多寫家中學校之事,平實醇厚,意境很似蘇軾評陶淵明的「質而實綺,癯而實腴」。不過我沒看過她的《飲膳札記》,以後有機會,再買來好好研讀。

「喜歡」二字,對我而言有些過於強烈。所謂喜歡,不過就是書拿去櫃檯付錢比較乾脆,如此而已。至於刻意蒐羅、索取簽名之類,我就沒有太大的興趣。我發現自己唸的書實在太少,最近在看《起向高樓撞曉鐘》,更覺羞赧。大學幾年,沒有接觸什麼中文典籍加以充實,甚是可惜。自己雜買雜唸,也不成系統。文學之於我,真只聊以消遣而已了。

接棒者:

mmbbp

tartlets

takol

harryfool

picpu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