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狄斯奈公司推出了一部比擬「魔戒」三部曲的巨片「那里亞春秋」(The Chronicles of Narnia)。這部影片是根據基督教文學大師路易士(C.S. Lewis)所著《那里亞春秋》一書拍攝而成。並且狄斯奈公司鎖定基督徒的市場,從今年2月開始進行10個月的廣告。這個廣告也曾在今年5月份美國馬鞍峰教會的「教牧研討會」大會中,向將近4,000位來自49個國家,超過200個不同宗派的教牧人員放映廣告片斷。

狄斯奈公司一直和宗教畫清界限,在90年代又因提供健保給同性戀員工的伴侶,遭到基督教福音派的杯葛直到今天。因此拍攝「那里亞春秋」是狄斯奈公司主動改變多年來的作風,向基督徒訴求之舉。他們如何向一群對他們不友善的對象去爭取支持,是一個值得基督徒探討與思考的課題。

成功訴求的第一步,走出僵化的思想訴求要能成功:

第一步就是要走出僵化的思想,認識人性共同的需要。「基督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一片,為獨立製片的梅爾基布森賺進6億多美元,這個數字讓娛樂界認清一項事實,就是有相當龐大的觀眾群認為人生不單有身、心方面的需要,還有靈性和信仰上的需求。

狄斯奈公司從利潤看出了人性深層的需要,雖然他們過去並不認同基督徒的信仰,但既然發現這是個事實,就即刻將學到的功課付諸行動。狄斯奈公司不但聘請基督徒經營的廣告公司參與宣傳,也在基督徒的網站上做影片的預告。反觀我們基督徒在向未信主的人傳福音時,許多時候容易犯同樣的一個錯誤,就是用基督徒之間所熟悉、所習慣的說法和做法,向不同於自己信仰、思想、文化……的人傳福音,結果往往是「雞對鴨講」,效果不彰。

耶穌在世上傳福音時,碰到最大的阻力之一,就是來自於一群思想僵化的信徒。當文士和法利賽人看到耶穌、門徒和一些稅吏、罪人一起吃飯,就很不以為然,耶穌怎麼會和一群「有問題」的人在一起?耶穌對這些只生活在自己世界裡,用自己所定的標準來衡量別人的人,祂的回答是:「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纔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可21517

使徒保羅對訴求的執行原則十分簡單:「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林前922)如今,基督徒成為娛樂界的訴求對象。身為基督徒,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福音終究藉著大眾傳播媒體,向廣大的群眾傳遞出來;憂的是,大多數基督徒常常苦於找不出向非信徒訴求的竅門,有些基督徒甚至不認同「訴求」的需要,因此就如同法利賽人,將自己圍在越來越小的宗教圈內。但耶穌卻說:「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1016)基督徒如何在所處的環境發揮光和鹽的功能,不但需要有基督徒美好的生命見證,也需要有與環境應對的智慧。對現代的基督徒而言,如何跨越熟悉的傳福音方式,開拓並運用其他的管道,例如使用多媒體傳福音等等,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成功訴求的第二步,訴求的需要和急迫性:

訴求的原因很多,但訴求的成功與否,和訴求的需要和急迫性息息相關。特別是關係到當事人的生存與福利,在訴求的過程中自然就會運用創意,徹底地執行。對營利機構而言,賺錢與利潤就是命脈,因此迪斯奈公司為「那里亞春秋」一片,想盡方法也要擠進基督徒的生活圈。

那麼基督徒向人傳福音,訴求的需要和急迫性在那裡?傳福音基本上是完全為了對方的好處。這種將對方的利益放在自己之前的想法與信念,大概只有在親子、夫妻的關係中或許能看到,就是愛。

基督徒的人生目標是榮神益人,因此愛神、愛己、愛人成為行事為人背後最大的動力。當使徒彼得看見一個生來就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到聖殿尋求賙濟,彼得的憐憫之心促使他向這瘸腿的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徒36)這個瘸子即刻完全恢復正常。瘸子所求的或許只是三餐的溫飽,然而彼得向他訴求的,卻是神的救恩與失去的健康。在生活中,完全用愛心向人訴求有時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親子關係中,當孩子不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毫不受教,我行我素,會令父母有很深的挫折感,甚至失去教養的信心和盼望。在這種時候,聖經中對我們的勉勵是:「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69

成功訴求的第三步,鎖定訴求對象,提供所需:

提供所需在速食業同行一致以低卡低醣向顧客訴求時,漢堡王(Burger King)的新任執行長葛萊格布蘭尼曼(Greg Renneman)卻因一項統計報告,反而推出了一份有760卡路里的「超大煎蛋三明治」,推出後大受歡迎。那項統計報告中說明常去速食店的人口只佔全部人口的18%,但這些人的消費額卻佔速食營業額的49%。因此布蘭尼曼鎖定訴求對象,提供所需(Give Our Best Customers What They Want)。

根據喬治巴納研究中心,對吸引未信者去教會的主要因素之看法-

1、氣氛友善。

2、提供好的孩童節目/照顧。

3、信息與實際生活相關。

這些研究結果與馬鞍峰教會的華理克牧師所發現「未信者不願去教會的四大原因」類似;並且這些吸引未信者的理由對信徒同樣成立。因為基本上,大家都生活在同樣的文化社會背景當中。如果有什麼不同,就是未信者對教會是否能在上述三方面做到令他們滿意的程度,來決定下次會不會再來的主因。然而許多基督徒對教會在這些方面所做的努力要求不高,有當然最好,沒有也無可奈何。或許您和所屬的教會也觀察或發掘到向華人傳福音的訴求點。若是如此,歡迎您將這寶貴的資訊提供給大家,一起拓展神的國度。

(本文未完,但以下從略)

我很少轉錄文章,但當我看到別人轉寄給我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覺得很有必要就這篇文章來討論。我不是在傳福音,而是想釐清這篇文章的觀點。從文章的用詞來看,這應該是一篇從香港轉錄過來的文章,文中的一些看法,其實很可以討論。

《納尼亞傳奇》(也就是文中的《那里亞春秋》)是不是真的是迪士尼轉變作風向基督徒訴求的起始點?至少我去看他的官方網頁的時候,絲毫沒有感受到。即便這本書的原著作者C. S. Lewis是個基督徒,這並不代表迪士尼的選擇就是「轉向」,我相信他們還是根據書中內容的奇幻性而去選擇的。如果要照這麼說,《魔戒》不也是具有濃厚基督教寓意的電影嗎?曾經就有長老教會的牧師指出《魔戒》的善惡之戰就是人類與魔鬼之間的爭戰。但很明顯的,《魔戒》在台灣宣傳時,壓根沒有提到任何一丁點與基督教有關的事情,我想可能連拍《魔戒》的導演也沒有意識到吧。迪士尼之所以向美國各地的教會進行宣傳,不過只是因著Lewis在基督教世界的知名度,期盼能達到更大的效果罷。迪士尼對基督教作了什麼讓步,至少就這個片子,我還看不出來。

再者,迪士尼真的作了什麼對基督教不友善的態度嗎?文中提到提供同性戀員工的伴侶健保這個事情,大概除了福音派或共和黨黨員(或摩門教之類的)會蹙眉頭外,其他人應該都是額手稱慶的。我也信基督,可是我不覺得同性戀者冒犯了基督徒什麼。基督教固然不同意同性戀,不代表同性戀的人身權利可以隨意被剝奪,尤其只是因為其性向而被剝奪。但我同意文中所指迪士尼「如何向一群對他們不友善的對象去爭取支持」,誰是不友善的,必須要分別清楚。

台灣只有3%的基督教人口,與美國大不相同。《納尼亞傳奇》在台灣宣傳時,自然也不會去著墨他有個基督徒原作者的背景。此文要基督徒跳出思想僵化的框架,可是這種討論卻是不折不扣地在僵化思想下運作的典型,很有「當局者迷」的傾向。我知道《受難記》在台灣的票房,相當程度地鼓舞某些基督徒推廣福音的信心。但就是這麼明白地講述聖經故事的電影,在台灣宣傳時,還是儘可能地將基督教的印象降到最低。過度地宗教化向來是台灣社會的大忌,如果連慈善性質無比濃厚的慈濟都會招致某種程度的反感,更何況是多數台灣人都很陌生的基督教?如果真的基督徒真要更有效的傳福音給大眾,我想他們要融入世俗化的幅度,要比他們自己想像的還要來的大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