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國美館改建開放後,去了幾次,每次的觀感都不好。有人說我太過苛刻,但無論怎樣批評的言語,也只是限於口頭說說罷了。侷於這漫天網路的小小角落,發發牢騷,主事者依舊故我,就是嘴賤又何妨呢?

第一個不好,就是一映入眼簾的建築。國美館改建追逐時下建築設計的流行(或是已經過時的流行?),大批鋼架赤裸裸地在外面堆疊,原本的建築像是在跟鋼鐵怪獸打架一樣,一點也不協調。也許不協調是設計師的初衷,我不知道,但我以為這樣的建築設計是稱不上美的。以前的美術館呆板無華,像是巨大的棺郭橫臥在綠地中,但有它細緻用心的地方,跟四周環境也很和諧。改建後的美術館完全變了個模樣,張牙舞爪大大咧咧,施工粗糙得像是樣品屋,甚至因此挖掉了原本植在美術館旁邊極濃密壯碩的垂柳。

室外如此,室內又如何呢?以前的國美館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大而無當」和「動線不明」,挑高的寬闊空間幾乎毫無作用,展覽室相較之下顯得狹小而分散。國美館改建的時候,也是希望空間能有效利用,動線能明朗,然而改裝後的美術館其實毫無改善問題,只不過多隔出了一些空間作餐廳、咖啡館和紀念品專賣店,行走的動線多出了類似餐廳裝潢風格的設計,一點也沒有美術館簡潔沉穩的氣質。不過這讓我想到這幾年的政府所推行的許多公共建設,都不乏有如此傾向,像高雄的打狗領事館,在改成咖啡廳之後,幾乎快變成如新堀江一般的鬧市,商業行為混合著來遠眺夜景的遊客囂張地包圍高雄古蹟,彷彿要榨乾身為「全台第一洋樓」的最後一點價值。光點台北也挪出了大半空間作為商業行為之用,雖沒有高雄那麼離譜,可是看著一座古蹟,明明聲稱是市民的「共同記憶」,卻還得消費才能真正「擁有」,不知不覺地塑造出了另一個有別於以前政治禁錮下的「特權階級」。所謂的「古蹟保護」,好像也只是在賣弄復古情懷的商機。

國美館也許還不至於,他還稱不上是個「古蹟」,但要活化一個公共建築,把其改成咖啡廳或餐廳實在不是良方,不過我想效果還不錯就是了。由此我就要說到第二個令我惋惜的地方。我最近一次去國美館是在星期天,還滿訝異來國美館的人數不少,多數是家長帶著小孩,以也有情侶或青少年等。只是人數一多,嘈雜聲便起,尤其是外頭的通道,三不五時就可以聽見小孩叫鬧的聲音,不意還以為自己在百貨公司或量販店之地。有趣的是在展廳中還挺為安靜,那些帶著小孩的家長顯然不把「看展覽」當成美術館的第一要務,因此對展覽的內容無甚興趣,他們只是來這裡散散步、吹冷氣、消遣消遣。他們對小孩在那裡叫鬧的時候,一逕大聲喝止「不要亂跑」或「不要那麼大聲」等等,絲毫沒有想要教導他們(或父母也不自知)在這類場合應有的態度及舉止。我曾看過一個統計數字,好像是台中人一年去看展覽的人次,高過北高兩市之類的。如果台中人都把美術館當作公園或百貨商場一樣瞎晃的話,這個數字可以代表台中人有多高的文化素質,恐怕也很有限。

第三個我難過之處,是我在館內看到的「台灣藝術新秀展」。所謂的「新秀」,其實也就是文建會叫歷史博物館出錢買的一批「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叫歷史博物館買這些作品,我總覺得可笑。什麼時候以「歷史」為標榜的博物館得去蒐購「當代」的藝術創作,不是經過時光淘汰下來的藝術精品,才是「歷史」博物館的購藏目標嗎?僅是此點,我就疑問重重。

政府獎掖青年創作人,購買他們的作品加以收藏,其實無可厚非,也算美事一樁。問題是,一個博物館(或美術館)的館藏決定其走向與定位。如果這批作品是由國美館或北美館買來收藏,我覺得理所當然,被歷史博物館收藏,則顯得莫名其妙。再者,綜觀這些作品,我難以理解他們依循的標準是什麼。是得獎紀錄嗎?是知名度嗎?還是畫市上的價格呢?這些作品當中不乏有我的學長,甚至是我的老師輩的人,作品本身的好壞參差不齊,其中有些作品水準,在我看來絲毫沒有資格列入典藏,害得我不得不很陰謀論地懷疑起決策者的眼光和目的。

國美館唯一可取的,在我看來,只剩外面那片綠地。之前梅川整治所新種的刺桐已經開展出連綿的樹冠,和國美館的鳳凰木完美的連接在一起。雖然沒有太陽的台中氣溫人然高的驚人,看著這片搖曳的樹巔,似乎還是能稍微感到一點涼意。我是真的重視這座台中難得的公立美術館,所以希望它更好──至少要符合「國立」二字應有的水準。有時候我會想起以前那個「省美館」的時代,我在簡陋的美術館飲食部,坐擁一大片落地窗,外面就是和緩起伏的綠地和垂柳,陽光大片大片地灑落在室內,有種靜謐的恬美,但如今也徒賸回憶而已了。木已成舟,國美館變成這樣,我只希望它的內在,能有一日足以填補外在的不足。

也只好如此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