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語,字,文 (7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的出版業非常倚賴翻譯外國書,但台灣的翻譯品質卻是爭論不斷。如之前丁連財在臉書厲聲抨擊立緒出版社所出版的三大冊《鄂圖曼帝國三部曲》,要求甚嚴苛。當然,這是針對學術譯著。有鑒臺灣的翻譯書籍包山包海,只執一端來評論,不免有失周到。但門檻最高的學術譯著問題釐清,其他應該也差不離。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菜單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米果寫台語中的日語詞彙,讓我想到我家的情況。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馮氏寫錢鍾書用典,頗引網路之議。論即令今日英人為文,亦罕有用典者,況乎國人?然昔人撰文,品味與今殊異。文士之學,需淹通古今,行文處處引典,乃圖鑑效之意,亦求觀者相識,偶為一哂,是擇感通而有共鳴也。今日為文,務以淺白為要,係教育普及,唯無過去文士之學,徒引典而無共鳴,不啻雞肋,故捨之亦無妨。此乃今日所謂識字文盲,雖能認字,僅為工具也,略無文采,人心索然。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梅與櫻」部落格提到日本人的「中文」問題,很值得台灣人深省。日本自著意推廣觀光以來,觀光景點的中文介紹、熱門商店的中文標示都大幅增加。但這些中文,幾乎清一色是簡化字中文。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TT有篇討論中文的文章,談到中文困難的理由。站在中文母語者的角度,我也覺得中文確實非常困難。但這種困難,與其說是文中所謂「用法」的掌握能力,不如說現代中文,特別是書面語,其實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因為不穩定,所以難以掌握。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八旗出版總編輯富察在「報導者」所寫的「一個140萬人口的地方,會有怎樣的出版?答案在沖繩」一文,居然跟我有若干相合之處。我在沖繩所居住的其中一間旅館,對面商場的樓上正是沖繩的淳久堂書店,而我在去牧志公設市場時,也經過了著名的那間古書店ウララ。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一直覺得寫文章不太花時間,至少像這種部落格文章。雖然我在部落格的文章篇幅不少,但比起我「認真」寫的文章,總覺得不算什麼。所以一直有這種錯覺。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上一篇「保證不會踩到地雷譯者的編輯指南」,談到之前聯經重譯《資本社會的十七個矛盾》,對「如何避免劣譯」提出自己的想法。講的都很好聽,但絕對窒礙難行。比如「譯場」的概念,將翻譯分工,這是很好的理想,但有多少出版社有這樣的財力支持呢?不要說民間出版社,就連國立編譯館都無法做到這個程度。古代譯佛經,並不是出版賺錢,而是懷抱崇高的宗教理想,並有皇室的支援,用今天的概念來說,就是大甲媽祖出巡外加政府用兩兆雙星的經費來支持,這樣的翻譯事業當然浩浩蕩蕩、極具規模,這是不可以拿來比擬的。莫說台灣,中國為了學術地位能夠趕上西方,也以國家的力量要求出版社進行大規模的經典著作翻譯計畫,立意很好,譯出來的書也很多,但翻譯品質仍舊差強人意。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港浸信大學日前因繁簡字信件內容引起爭議,中國籍學生不滿學生會一直發送繁體郵件,要求退費。又高調在布告欄要求浸會大學應該尊重「簡體字」文化云云。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從中國流出來的農場文章,提到日本網友會寫所謂的「偽中國語」,也就是只用漢字拼組成詞句,假裝自己在用中文。當然,那終究不是中文,因為詞彙多半還是日本的,只是有些詞彙因為中日共通,所以就權充那是中文。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聯經重譯《資本社會的十七個矛盾》,並承諾買舊版譯作的人可以直接換新版,成為出版界的話題。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御史.jpg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二、破壞漢字視覺形象之美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漢字書寫,由竹簡的橫平,到金文、鐘鼎文、篆、隸、草、行、楷書的直豎,的確流失了不少初文,甚至「面目全非」;例如,春之「始祖字」原是「艸、屯、日」疊豎的(案:萅),後來卻成了秦字頭之春,這部分是無解的。故從漢字變遷史來看,當字型由曲線定型為方塊之後,其線條(筆畫)減省的空間原來就大,字義亦可靈活因應時代需要。因此,漢字固有由簡變繁的,例如山崗的崗,原本是岡字,後來岡字成了聲符(如剛、鋼、棡),故山岡的岡就加上山字成崗,以示區別。不過,從整體來看,漢字是由繁變簡的情形居多;所以,識簡──不論是「識簡用繁」或是「識繁用簡」──一向皆是如此的了,只是時代和政治的形勢的解釋不同而已。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來源:彭家發,說聞解字,高雄:巨流,2011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亞中、章曉風等人開記者會痛陳「四無六沒有」的新聞,今天在我的臉書頁面一直不停出現,但都是當作負面教材。這剛好又跟臺灣最近的課綱「微調」爭議呼應,朱宥勳就已經發表過相關的文章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想有一篇「溝通的譯術」提到臺灣的譯名與用語正在被中國同化,作者相當擔心。譯名或是特定用語,其實已經是最後防線了。在中國翻譯以低價策略大量進占臺灣出版業時,看似嚴謹的紙本出版品,早就被「強國中文」徹底攻陷──而且幾乎沒有人有感覺。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