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任新近出了一本《園林內外》,專事記載他蒔花植樹的紀錄,引起我極大興趣,遂掏錢購走。自序提及園林寫作(Horticultural Writing)在中文甚少,除去以醫藥知識為主的《本草綱目》一類,劉大任僅提了歐陽脩《洛陽牡丹記》及周瘦鵑的《拈花集》、《花木叢中》,也許有其他著作,還祈方家指教。但既曰「少」,即是可發展空間甚多。我猜想中國文人一直以來未以此為作文的主題,對植物的認知不足應為主因。歐洲自新一波海外擴張開始後,許多科學家及傳教士便銳意尋求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除了作科學分類研究外,最重要是帶回母國充實園林,頗有點像中國古代皇室宮苑搜羅各地名花的獵奇心態。如此熾盛的動力,自然讓歐洲人對植物的認識大有進展,也不難想見文學會以此為題,發展出一套蔚然可觀的「園林寫作」。中國文人寫作多是寓情於物,對植物本身反而不太著重,即便是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是側重醫療,而非賞玩植物,所以迄今尚無大量著作罷!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身為台中人,對台中風土卻不熟稔,遇有人要至台中遊玩,常說不出什麼可遊之所。當然台中市亂走,非尋幽探奇,倒比較像故景重溫。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一直在批評台中市政府對路樹的種種虐待,但苦無照片可資佐證。墨綠處曾寫一篇〈多此一舉〉紀錄台中國大國宅的形道術被移走的事情。去信市府示疑後,所得到的答案是:「(台灣欒樹)移植原因主要因易生蟲害(紅椿橡),引起週遭住戶反感…」我對此理由頗不滿意,一是我不相信台灣欒樹易生蟲害,縱有,難道不可以噴藥或是誘殺嗎?何必大費周章將樹木移走呢?從我種植物的經驗來看,植物產生病蟲害,與植物本身強健與否極有關聯,而影響植株生長的不外乎是日照、水分和土壤。行道樹的生長環境沒有改善,僅是另植新樹,如果蟲害依舊,市府難道還要再花費公帑再行移植嗎?二來欒樹另植,要植至何處?蟲害要如何處理?是將路樹「處置」掉,還是種在另一條路上,等待哪天又有居民抗議,一遷再遷?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最近愈來愈覺得«ppaper»華而不實。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蝦拼處看到,我也來玩。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乾朗所著《台灣近代建築─起源與早期發展1860-1945》一書,雖早在一九八○年出版,鄙校圖書館卻遲至二○○六年才購入,實至可怪。雖說台灣的建築系被分在理工組當中,但鄙校有「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照理這種書籍應該早早進入圖書館的館藏,怎麼會如此晚才購入,還得用「建構圖書館多元館藏暨服務品質提升計畫」的專案經費購入?難道建築無關藝術,算作「多元館藏」之一嗎?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上星期在學校看了王爾德的《不可兒戲》,今天又看了品特的《紀念日》,都是經典的劇本。拿來給大二的學生演,多少感覺有些駕馭不佳,卻不失是很好的磨練。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瀏覽完〈我爸〉完不久,巴斯突然無聊。我一時駑鈍,沒能反應,只因巴斯文筆太粲然,害我的大腦只能接受到一堆美麗的方塊文字,卻無從分析背後意義。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這是何懷碩給我的剪報影印,大概是「一邊一國」前後發表的吧。因為怕弄丟,所以轉錄於此,留個備分(雖然無名不見得多可靠)。我對此文有論點,不過是文太長,擬另放。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日前翻閱評介短詩的書(書名已忘,待查),突然像是獲至寶物般,驚見許多我相當喜歡的作品。我雖曾偶作小詩,但對詩其實是全般外行,對新詩的理解尤淺。詩不好寫,新詩尤難。無論古詩還是近體詩,縱然意境全無,至少字數一致,叶韻叶調,總有個詩的模樣。新詩丟掉一切規範,看似無拘無束,然而真要能寫出打動人心的好詩,難上加難。君不見許多網誌報台,總有懷春少女寫些填字遊戲,讓人抓不著頭緒,用我美學老師的話,叫做「喃喃的囈語」。是故能見大家作品,感受一下中國文字的精練,提升用字的敏感度,對平常作文,想必也可有所助益。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